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黃金和白銀交易的場所。前身為金銀業行,成立於1910年,1920年申請註冊為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早期曾買賣金幣、銀元和外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停業。戰後複業,從事黃金、白銀的買賣。1949~1969年間香港立法禁止交易高於95%成色的黃金,隻能交收94.5%成色的黃金。1970年才恢復九九金交易。1974年香港撤銷黃金管制,黃金市場開始活躍。以華資金商佔優勢的黃金市場,隻有華裔金商才能成為會員。非會員不能進場買買賣,隻能委托會員間接買賣。每個會員可派8名代表入場,領取金戒指4枚、銀戒指4枚佩戴。前者有權買賣;後者可作為出入憑證,並協助聽電話、報行情。買賣方式采取公開叫價,買賣雙方以手勢表示所出價位,合者即雙方碰手以示成交。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是現貨市場,買賣價是現貨價。但貿易場也有期貨市場的特點,買賣雙方可以不即時履行買賣義務,買傢和賣傢可以無限期延遲交收,行內人士稱之為“沒限期的期貨”。2007年,貿易場黃金現貨交易總量相當於全球黃金交易總量的1/10,為400萬~600萬兩。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是以社團方式註冊的機構。近百年來組織與規模不斷成長擴大,2007年有會員173傢。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在2006年底推出24小時電子交易,並將貿易場由會員制改為股份制,在香港機場興建中央金庫。還計劃與上海黃金交易所聯盟。

中國香港周大福珠寶金行(一傢歷史悠久的珠寶公司,成立於19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