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帝汶民族獨立運動領導人、共和國首任總統(2002~2007)。全名約塞·夏納納·亞歷山大·古斯芒(Jose Xanana Alexandre Gusmão)。生於東帝汶的馬納圖托。早年就讀於天主教教會中學。中學畢業後,到東帝汶首府帝力的達雷鎮耶穌會神學院讀書4年。後被強制到葡萄牙的殖民軍中服役3年。此後在當地的殖民地政府部門任職,還當過測量員、教員和“帝汶之聲”電臺記者。1974年加入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開始參加東帝汶爭取獨立的運動。1975年11月,葡萄牙撤出東帝汶。11月28日,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宣佈成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隨後印度尼西亞出兵占領東帝汶,並於1976年宣佈東帝汶為它的一個省。對此,國際社會一直未予承認。此後東帝汶興起抵抗運動,古斯芒立即加入反抗印尼的武裝鬥爭,並任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宣傳部副主任。1978年12月,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領導人洛巴托去世後,他成為該組織實際上的領導人。1979年任抵抗陣線的軍事部隊司令,在困難的條件下堅持武裝鬥爭。1981年3月主持召開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第一次會議,在會上被選為陣線領導人和東帝汶全國解放武裝力量總司令。1983年,他代表獨立革命陣線與印尼軍方進行首次和平談判,但是不久談判破裂。1992年11月20日在帝力被印尼逮捕,被判處終身監禁,後改為20年徒刑。在獄中專心研究抵抗策略,學習英語、印尼語和法律,並繪畫和寫詩。曾獲帝汶詩人獎。他的一些畫被售出,用來資助抵抗組織的活動。1998年4月,在葡萄牙召開的東帝汶流亡者的一次會議上,他雖在獄中,但仍當選為抵抗運動全國委員會主席。同年5月,印尼總統蘇哈托下臺後,哈比比任印尼總統。印尼政府同意東帝汶人可選擇“在印度尼西亞內實行自治”,或者“實現完全獨立”。1999年2月,印尼政府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被迫把他從監禁改為軟禁。同年8月30日在聯合國主持下,東帝汶舉行全民公決,結果78.5%的選民支持獨立。從此,印尼結束對東帝汶的統治,東帝汶由聯合國東帝汶過渡行政當局接管,負責東帝汶正式獨立前的事務。由於暴力事件頻繁和武裝民兵的幹擾,聯合國安理會決定派出國際維和部隊恢復東帝汶的秩序。1999年9月7日,古斯芒被哈比比總統特赦。10月,回到東帝汶。2000年1月當選東帝汶全國委員會主席,2001年3月辭去該職。在聯合國駐東帝汶臨時權力機構(UNTAET)的治理下,東帝汶社會秩序走向安定。2001年8月,東帝汶各黨派簽署和平協定。2002年2月古斯芒宣佈參加東帝汶首任總統選舉,4月當選東帝汶獨立後首任總統,5月20日宣誓就職。2007年6月任滿卸職。1999年10月瓦希德和梅加瓦蒂分別當選印尼總統和副總統後,古斯芒和其他東帝汶領導人多次訪問雅加達,改善兩國關系。2000年1月訪華。夫人科斯蒂·古斯芒,澳大利亞墨爾本芭蕾舞演員,育有一兒一女。古斯芒愛好繪畫與攝影,其政治論文被輯成《東帝汶:一個民族、一個國傢》一書。他在東帝汶成為“為自由而戰”的象征,國際媒體稱他為“東帝汶的曼德拉”。2003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其菲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