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東部艾德華王子島省首府。地處該島南岸的居中位置,瀕臨諾森伯蘭海峽的小海灣希爾斯伯勒灣,隔海峽與南面本土的新不倫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相對。市區面積44.3平方千米,人口32 245(2001)。1720年法國人在港灣西側首建定居點。1758年英國佔領全島後,在港灣東側建新城,以國王喬治三世的王後夏洛特的姓氏命名,並成為殖民地首府。1855年設鎮。1864年英屬北美諸省代表在省府大樓舉行討論成立加拿大聯邦會議,三年後加拿大自治領誕生,故夏洛特敦有“聯邦搖籃籃”之稱。長期作為省行政中心,也是周圍農業區產品的集散地;深水良港海運較發達,並設有機場。20世紀30年代以來,旅遊業已成為城市經濟重要部門。制造業相對薄弱,以農、漁產品加工為主。近年開始發展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產業。1997年6月跨越諾森伯蘭海峽的“聯邦大橋”落成,長13千米,將愛德華王子島與本土新不倫瑞克省相連,對城市和全省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市中心老街區仍保持昔日古風貌,省府大樓、聖鄧斯坦教堂被辟為國傢歷史遺址,還有市政廳、聖保羅教堂等著名建築。有愛德華王子島大學霍蘭學院等高等院校。聯邦藝術中心(1964)是為慶祝夏洛特敦會議100周年而建,內設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劇場、會議廳、紀念堂等,每年城市的許多節慶活動在此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