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組成為SnO2,晶體屬四方晶系的氧化物礦物。英文名來自希臘文“kassiteros”,是錫的意思。常含鐵、鉭、鈮等混入物,它們以類質同象方式替代錫,或以氧化物的細分散包裹物形式存在。具金紅石型結構。常見由四方雙錐和四方柱組成的聚形晶(見圖)、錐柱狀或雙錐狀的完好晶形。膝狀雙晶普遍。集合體大多呈粒狀、緻密塊狀。外殼呈葡萄狀或鐘乳狀,而內部具同心放射纖維狀構造的,稱木錫石石,是在膠體溶液裡形成的。純凈的錫石幾乎無色,但一般均被雜質染成黃棕色,抑或棕黑色。條痕白色。金剛光澤,斷口呈油脂光澤。莫氏硬度6~7。密度6.8~7.1克/厘米3。解理不完全。無磁性,但富鐵的錫石,具有電磁性。錫石是最常見的錫礦物,含錫量78.6%,也是提煉錫的最主要的礦石礦物。錫主要以鍍錫板、焊錫、合金和化合物的形式得到廣泛應用。錫石主要產在花崗巖類侵入體內部或近巖體圍巖的熱液脈中,在偉晶巖和花崗巖中也常有分佈。由於它化學性能穩定、硬度高、相對密度大,常富集成砂礦,稱為砂錫。錫石大部分采自砂礦。中國、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玻利維亞等是錫石的主要生產國。中國的產地主要分佈於雲南、廣西及南嶺一帶,其中以廣西南丹大廠規模最大。雲南個舊錫礦開采歷史悠久,有中國“錫都”之稱。

錫石晶體(7cm,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