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1995~2007),保衛共和聯盟主席。生於巴黎科雷茲鎮。其父曾為法國商業銀行總管。畢業於巴黎政治科學院、法國國傢行政學院。1967年當選為國民議會議員,後多次當選。1967~1974年先後擔任就業國務秘書、財經國務秘書、總理府負責與議會聯繫的部長級代表、農業和農村發展部長、內政部長等職。1974年出任法國總理。1976年辭去總理職務後,創立保衛共和聯盟,並任主席。1977~1995年3次連任巴黎市長。1986~1988年再次擔任政府總理。19995年5月當選法國總統,2002年5月連選連任。1997年6月,左翼聯盟在立法選舉中獲勝,任命社會黨領袖L.若斯潘為總理,形成第三次“左右共治”的局面。在國內,將恢復經濟增長的活力和解決失業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力圖通過降低稅收來刺激經濟增長,從而達到增加就業、減少赤字的目的,主張改革社會保障體系。在國際問題上,繼承C.戴高樂的傳統,尋求法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突出地位,努力在大西洋聯盟中發揮作用;積極推進歐洲聯合;主張改善法美關系,但不承認以美國為軸心的“世界新秩序”,抵制美國文化對法國的侵襲和滲透,1996年年底拒絕參加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伊拉克北部的禁飛任務,2003年3月反對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主張在對話和團結的基礎上發展新型法非夥伴關系,並承諾法國發展援助資金的一多半將提供給非洲國傢;重視發展與中國的友好關系,著力加強兩國在安全和防務領域內的合作。他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有濃厚興趣,曾於1978、1991、1997和2000年4次訪華。在2007年5月卸去總統職務。喜愛文學。主要著作有《希望的閃現》《一個新法蘭西》《所有人的法蘭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