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詩人、文藝評論傢。生於約克郡斯卡伯勒的一個貴族傢庭,卒於倫敦。1954年被封為“大英帝國大十字勳章夫人”。1955年皈依天主教。

  西特韋爾和兄弟奧斯伯特、瑟謝弗勒爾均以文才著稱,曾合編現代詩年刊《輪》(1916~1921),以對抗當時流行的“喬治王朝詩”,成為英國詩壇的一股新生力量。她強調詩的形象性和音樂性,早期詩集《門面》(1922)以音律豐富多彩為特色,1923年在倫敦風神廳朗誦,由作作曲傢威廉·沃爾頓配樂伴奏,轟動一時。詩集《黃金海岸習俗》(1929)以嚴峻的形象描繪一個痛苦的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寫的詩集《街道之歌》(1942)、《綠色的歌》(1944)、《寒冷之歌》(1945)等,反映瞭詩人對戰爭造成的苦難所感到的悲憤。《詩集》先後於1930、1954、1957年出版。她的文藝評論作品有《詩與批評》(1925)、《現代詩的各方面》(1934)、《詩人札記》(1943)等。此外還著有《亞歷山大·蒲柏評傳》(1930),對18世紀英國詩人蒲柏的詩藝作瞭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