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典文學的一種重要體裁,指創作於平安時代(794~1192)和中世前期鐮倉時代(1192~1333)的日本古代小說。它在日本古代傳說、民間評說的基礎上形成,在作品內容和表現形式上接受瞭中國六朝和隋唐傳奇文學的影響。現存40餘部。從內容上可分為傳奇物語、歌物語、虛構物語、歷史物語、說話物語、軍記物語和擬古物語等。除少數作品外,大多無法確定作者姓名,有些作品甚至經過幾代人加工潤色。

  日本使用漢字幾百年後,大約在9世紀中、、後期,終於有瞭自己的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這為平安時代日本文學的繁榮打下瞭基礎。物語文學中最早的作品是誕生於10世紀初的《竹取物語》。寫的是一位伐竹翁在竹心中取到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帶回傢後,女孩很快長大成人。由於她的美貌光彩照人,而被稱為“細竹赫映姬”。於是,有5位貴公子先後慕名而來,向她求婚,但都遭到瞭拒絕。最後,連天皇的強娶也沒有成功,細竹赫映姬飄然升空。這個故事是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由作者加工潤色而成的典型的傳奇物語。10世紀末之前,又出現瞭兩部以傳奇故事為內容的物語:一個是講述受後母虐待的繼女最終獲得幸福的《落窪物語》,另一個是以名琴密曲的傳授為主線並穿插著求婚談嫁等內容的《宇津保物語》。10世紀初還出現瞭一部以平安初期的歌人在原業平的戀愛經歷為素材寫成的《伊勢物語》。它由125段短文組成,每段裡至少有一首和歌,詩文並茂,是歌物語的開端和代表作。後來的歌物語還有《大和物語》等。

  平安時代中期(11世紀初),由女作傢紫式部創作的大型長篇《源氏物語》問世。在這部作品中,作者不僅將初期物語的傳奇性和歌物語的現實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而且還積極吸收日本和中國先行文學的豐富遺產。從她所塑造的主人公光源氏及眾多女性人物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人的內心和平安時代的貴族文化精神的準確把握和深入刻畫。它開虛構物語之先河,把物語文學推上高峰。11世紀中葉至12世紀末,在《源氏物語》的影響下,相繼湧現出《狹衣物語》、《浜松中納言物語》、《夜半醒來》等一批以戀愛為題材的虛構物語作品,但多為模仿之作,成就不高,隻有短篇集《堤中納言物語》在表現手法上有新穎之處。在11世紀還先後出現瞭兩部以9~11世紀初的史實為題材,表現以藤原道長為頂點的藤原氏繁榮史的歷史物語《榮華物語》和《大鏡》,12世紀有歷史物語《今鏡》和輯錄瞭印度、中國和日本的佛教及日本世俗故事1 000餘篇的說話物語《今昔物語集》面世,物語文學的范圍被進一步拓寬。

  自鐮倉時代起,新興的武士階級代替貴族掌握瞭政治的實權,以戰爭為題材的軍記物語應運而生。13世紀初,相繼出現瞭《保元物語》、《平治物語》和《平傢物語》3部作品,其中,描寫12世紀末平傢一族興亡史的《平傢物語》成就最高,也是軍記物語的代表作。它使用的是被稱為和漢混合體的文體,夾雜著大量漢語和佛教詞匯,語言簡潔流暢,鏗鏘有力,生動地表現激烈的戰鬥場面和武士的勇猛。它不僅對《承久記》、《太平記》等後來的軍記物語影響巨大,而且是繼《源氏物語》之後物語文學的又一部高峰之作,在日本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鐮倉時代以《源氏物語》為代表的物語傳統依然存在,大批表現王朝貴族生活情趣的作品不斷湧現,現存的主要有《住吉物語》、《苔衣》、《松浦宮物語》等。這類作品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都沒有超出對前代的模仿,因而被稱為擬古物語。說話物語和歷史物語出現瞭《宇治拾遺物語》、《水境》和《增境》。鐮倉朝代末期,以《源氏物語》為頂峰的物語文學終於走向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