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於中國福建武夷山九龍窠懸崖陡壁上的烏龍茶(見茶)。中國傳統名茶。元明以來為歷代貢品。因芽葉顏色紫紅而得名。民間相傳皇帝巡幸武夷而染疾,飲茶而愈,遂賜身上大紅袍披於茶樹,故名。因產量極少,舊時為富賈爭購之珍品。武夷山巖,巖巖產茶,巖石風化後的園土極宜茶樹生長,加之泉水的浸潤,形成茶品特有的“巖韻”。每年5月採摘。成茶色澤綠褐,條索緊結粗碩,略捲曲,桂花香氣濃鬱。泡開以後,湯色金黃明豔,品後回甜,性和不寒,多次沖泡而味不減。葉底(沖沖泡後的葉片)邊緣微紅,中央褐綠,有“綠葉紅鑲邊”之特征。與“白雞冠”、“鐵羅漢”、“水金龜”合稱“四大名叢”,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譽。宜用紫砂器具沖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