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成套導引術。漢末名醫華佗所創。此為一種健身強體的方法,系模仿虎、鹿、熊、猿、鳥5種禽獸的神態與動作,故名。又稱五禽氣功五禽操百步汗戲。戰國以後,以動物姿態命名的導引術式廣泛流傳,如《莊子·刻意》所載“熊經”、“鳥申”;《淮南子·精神訓》記有“熊經”、“鳥伸”、“鳧浴”、“猿躩”、“鴟視”、“虎顧”,即後世所稱“六禽戲”。華佗五禽戲戲是在繼承前述導引術式的基礎上創編出來的。華佗說:“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並利蹏(蹄)足,以當導引。體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體輕便,腹中欲食。”據載,華佗的弟子吳普由於堅持行“五禽之戲”,“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後漢書·方術列傳》註引《佗別傳》)華佗五禽戲的原創動作早已失傳,後世所傳五禽戲當為後人所編。唯六朝陶弘景在《養生延命錄》中所輯《五禽戲訣》因距華佗時代較近,或與原法相去不遠。五禽戲的出現和流傳,對後世各種成套導引術和象形拳的產生都有一定啟示。

圖1 五禽戲動作之一——虎尋食

圖2 五禽戲動作之二——鹿長跑

圖3 五禽戲動作之三——猿摘果

圖4 五禽戲動作之四——熊撼運

  五禽戲有5種類型的動作,作用各不同。其流派眾多,一般說有:①練虎勢(虎尋食,圖1),可加強周身肌腱、骨骼、腰髖關節功能,使精力旺盛;②練鹿勢(鹿長跑,圖2),可引伸筋脈,益腰腎,能增進行走能力;③練猿勢(猿摘果,圖3),可靈活腦筋,增強記憶,發展靈敏性,開闊心胸;④練熊勢(熊撼運,圖4),可增強脾胃功能,壯健力量;⑤練鳥勢(鶴飛翔,圖5),可加強肺呼吸功能,提高平衡能力。

  習練五禽戲需形、神兼似,做到心靜體松,動靜相合,剛柔並濟,以意引氣,氣貫全身,以氣養神,精足氣通,氣足生精。每次練習力求出汗,以促進新陳代謝,活血化瘀,去邪扶正。

圖5 五禽戲動作之五——鶴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