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列島最早出現人類文化的時代。是不伴生有陶器的石器時代。20世紀80年代以前日本考古學用語。又稱前繩紋時代。這一時代的文化內涵包括更新世的舊石器時代文化和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的細石器文化,絕對年代為距今10萬~1萬年前後。對它的研究始於1949年群馬縣巖宿遺址的發掘。無土器時代最早階段的文化以舊石器時代中期的群馬縣權現山遺址1期為代表,石器中以梨形手斧最具特色。其後為巖宿Ⅰ期文化,以近橢圓形的手斧和縱長剝片的石片石器為代表,年代為舊石器時代中期末或晚期初。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在日本全境有較多的分佈,如以縱長剝片的石片石器為主的長野縣野尻湖遺址,及其後以刀形石器為主的東京板橋區茂呂遺址、以寬刃石刀為代表的巖宿Ⅱ期文化、以尖狀器為主的長野縣三屋遺址等。日本的細石器分佈很廣,類型多樣,如以細石葉和錐形石核為代表的長野縣矢出川遺址,僅有細石葉而不伴生有石核、代之以雕刻器的新潟縣荒屋遺址,以拇指形刮削器為主要特征的長野縣曾根遺址等,石材原料以黑曜石、頁巖等為主,在類型和工藝上與中國華北的細石器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