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及其統治,以消滅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通常把無產階級革命稱為社會主義革命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傢主張無產階級革命必須是暴力革命。因為沒有哪一個執政的社會階級會自願放棄其特權和統治地位;為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建立新的社會和財產關係鋪平道路,需要甚至必須摧毀舊的國傢機器。暴力革命是無產階級革命的一般規律,但是並不排除在特定的歷史、社會條件下革命和平發展的可能性。<

  1917年俄國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打破瞭千百年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的一統世界,開辟瞭人類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階段逐漸過渡的新的歷史時代。毛澤東繼承瞭V.I.列寧關於20世紀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理論,並運用這一理論來分析中國革命的實際,提出瞭無產階級革命可以首先在農村發展,然後包圍城市的路線方針,並於1949年奪取瞭全國革命的勝利。毛澤東還指出“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在這一理論指導下,中國在民主革命勝利後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亞洲和歐洲還有一系列國傢取得瞭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1956~1959年古巴人民革命的勝利,又為無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增添瞭新的內容。

  無產階級革命奪取政權後,主要任務是:鞏固和加強無產階級專政,鎮壓階級敵人的反抗;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所有制,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逐步建設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消除剝削階級的思想影響,在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徹底消滅階級對立和階級差別存在的條件,最後實現共產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