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電影導演。生於杜塞爾多夫。1967年到慕尼克電影電視高等學校學習,同時也為《電影評論》等報刊撰文,並導演瞭一些短片。1970年,拍攝瞭第一部實驗性的偵探影片《城市之夏》。1971年,他與R.W.法斯賓德、U.佈蘭德納爾H.博姆等人一起創建瞭作傢電影出版社,是新德國電影的成員。文德斯最初的故事片《守門員害怕罰點球》(1971)、《紅字》(1972)都都不成功。但後來的旅行三部曲《阿麗絲在城市》(1974)、《錯誤的舉動》(1974)和《時間的流程》(1976)相當成功。他的《美國朋友》(1977)除獲得聯邦電影獎外,還於1977年正式代表德國參加瞭戛納電影節。1978年到美國,導演瞭影片《哈默特》和《事態》(均1982),後者以紀錄片手法虛構情景,記敘一位完全以文德斯本人為模特的電影冒險傢的經歷。影片用黑白片攝影,獲得1982年威尼斯電影節大獎。1984年攝制的《得克薩斯的巴黎》(與法國合拍),獲得1984年第37屆戛納電影節大獎——金棕櫚獎。1987年攝制的《柏林的天空》獲1987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1988年聯邦德國政府頒發的最佳影片獎、歐洲最佳導演獎。20世紀90年代又拍攝瞭《直到世界終極》(1991)、《如此之遠,如此之近》(1993)、《裡斯本故事》(1994)、《雲那邊》(1995)等故事片。他的作品往往采取旅遊片的形式,但絕非單純的風光片,而是通過主人公動蕩的生活、坎坷的人生表現一種無以慰藉的“漂泊的靈魂”,從而讓觀眾體味人生的艱難。

《柏林的天空》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