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經濟學的理論、概念、技術和研究方法應用於醫療衛生領域,研究醫療衛生資源的分配,衛生服務的需求、定價和供給的經濟問題及衛生經濟政策的交叉科學。研究衛生服務過程中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揭示上述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的規律,以達到最優地籌集、開發、配置和利用衛生資源,提高衛生服務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促進、維持及改善人民健康。其理論與方法是分析與評價衛生服務投入與產出、制定衛生政策和決策的主要工具。

  衛生經濟學是經濟學領域中相相對較新的學科,起源於20世紀60~70年代,並在經濟學領域中逐漸成為一門重要的分支。

  衛生經濟學的主要內容:①醫療服務生產過程、需求與供給的彈性、影響因素分析;②衛生服務供給者行為,衛生服務市場與政府在衛生服務領域的作用;③疾病經濟負擔與健康投資效益,衛生總費用分析與評價及其核算方法;④醫療保險與醫療保障體系社會醫療保險精算估計,醫療保險對供給與需求的影響、消費者對衛生保健和醫療保險的選擇與需求;⑤衛生保健市場的非對稱信息問題(例如,醫療保險市場的逆向選擇、醫療保健服務的供給誘導需求,以及醫生與病人的代理關系);⑥醫療保險市場的發展和現狀、醫療保險公司的行為,特別是管理保健的發展及對傳統醫療保險市場的沖擊;⑦在公平、效率和需要上,政府對衛生經濟體制的作用;⑧政府對衛生保健市場幹預的方法和管制機制、社會醫療保險(老年醫療保險和窮人醫療救助)計劃;⑨國傢的醫療衛生保健體系、醫療衛生保健體制的改革;⑩城鄉醫療保障制度、衛生服務體系與改革;衛生人力資源需求供給分析預測;⑪醫療衛生機構、醫院的國有資產管理與評估、資本運營、體制改革;衛生資源優化配置、效益評價、區域衛生規劃;⑫醫療衛生機構成本核算與成本分析,衛生服務價格與價格管理,衛生服務價格的影響因素、定價原則和方法;藥品價格管理與合理用藥評價;⑬醫療衛生事業單位預算與管理,衛生機構財務管理與財務分析,衛生經濟分析與評價方法,衛生經濟政策分析。

  大多數國傢都經歷瞭衛生保健費用的快速上漲,各國的醫療制度一直處於不斷的變革之中,都希望找到市場機制與非市場機制在醫療服務中的平衡點,建立一種確保醫療平等與質量,又能提高醫療效率的醫療體系。見衛生保健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