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學批評傢、文化理論傢、社會活動傢。生於威爾士一工人傢庭,卒於劍橋。曾就讀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946~1961年,在牛津大學從事成人教育;從1961年到1983年退休,一直在劍橋大學任教,1974年起任專門為他設立的戲劇教授。威廉斯強調文學作品的社會和政治語境,主張文化的大眾化。在他所有關於文論的著作中,他強烈反對兩種傳統:完全精神化的文化生產和把文化生產降低到次要地位。在他看來,整個“想像的文學”已經變成瞭資本主義制度價值觀念的共謀者,因此變成瞭革革命的絆腳石。威廉斯最重要的貢獻是他的跨學科文化研究,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他是《新左派》雜志和伯明翰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精神領袖;他所闡發的一些關鍵性概念至今仍在發生廣泛的影響,如“情感的結構”、“可知的共性”、“霸權”和“文化唯物主義”等。當代文化研究的許多思潮如法蘭克福學派、新葛蘭西主義、西方文化馬克思主義、歷史符號學、M.福柯的系譜學以及由加拿大H.M.麥克盧漢引發的傳播技術話語等,或多或少都受到他的影響。威廉斯的著作頗豐,發表專著和文章共計600多種,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文化和社會》(1958)、《漫長的革命》(1961)、《現代悲劇》(1966)、《從狄更斯到勞倫斯的英國小說》(1970)、《鄉村和城市》(1973)、《電視:技術和文化形式》(1974)、《關鍵詞》(1976)、《馬克思主義和文學》(1977)、《唯物主義和文化中的問題》(1980)、《走向2000年》(1983)和《在社會中寫作》(1984)。這些著作的核心思想是文化唯物主義,從理論上闡述文化是一個生產過程,是一種構成的表意系統,它們的機制和實踐可以從文化人類學的意義上界定為整個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