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國皇帝和普魯士國王(1888~1918年在位)。威廉一世的長孫,腓特烈王儲(後稱腓特烈三世)之子。生於波茨坦,卒於荷蘭的多恩。1877年入波恩大學,專修法律和國傢學。後在軍隊服役,1885年任波茨坦第一近衛軍團司令。

  1888年6月15日繼承皇位,1890年3月迫使宰相O.von俾斯麥辭職,集最高權力於一身。在位期間,對內實行專制統治,鎮壓革命運動,籠絡收買工人貴族,企圖分裂工人運動;對外推行以爭奪世界霸權為目標和以艦隊為手段的“世界政策”。1895年宣稱德意志帝國要成為世界帝國,煽動民族沙文主義,稱“世界隻有依靠德意志才能得救”。1897年派遣艦隊強占中國膠州灣。1898年赴土耳其活動,力圖在近東擴張勢力。1900年起用B.H.M.K.von比洛為宰相,積極推行擴張政策。同年7月發表血腥的“匈奴演說”,出兵鎮壓中國義和團運動,參與瓜分中國領土的競爭。1905年和1911年兩次制造摩洛哥危機,同法國爭奪摩洛哥的權益,並多次插手巴爾幹事務,從而加劇瞭英、法、俄和德、奧、意兩大軍事集團的矛盾。1914年利用薩拉熱窩事件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後,被迫於11月9日宣佈退位,次日逃亡荷蘭多恩。著有回憶錄《1878~1914年大戰爆發時的事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