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漢晚期的兩座大型磚室壁畫墓。位於河北省望都縣所藥村。1952年、1955年先後發掘。據壁畫內容推測,1號墓墓主曾由河南尹升任三公。據所出朱書買地券和玉衣殘片可知,2號墓墓主姓劉,曾任太原太守,可能是皇族成員,卒於靈帝光和五年(182)。兩墓東西並列,相距僅30米,墓主應為族親。

屬吏圖(上)和祥瑞圖(下)(摹繪)

  兩墓有高大的墳丘。西側1號墓由墓道,甬道,前、中、後3個主室,4個耳室等組成,全長20.35米。2號墓由墓道、甬道、2前室、1中室、2後室及8個耳室等組成,全長32.18米。壁畫有墨書榜題。1號墓壁畫保存較好,分佈於前室四壁和連接前中室的甬道中。壁面上層為屬吏圖,繪人物肖像,有“門亭長”、“寺門卒”、“仁恕椽”、“賊曹”、“主記史”、“主簿”等,下層繪祥瑞圖(見圖);甬道頂部繪流動的雲氣和奔騰的仙禽異獸。另在前室和西耳室間的甬道中有朱書銘贊。2號墓壁畫大部分損壞,主要繪於兩個前室,內容與1號墓的相近。兩墓壁畫以墨線勾勒,平塗施色,兼用渲染法表現明暗,灑脫傳神。前室壁畫可能用以誇耀墓主生前地位,甬道券頂的雲氣寓意墓主死後進入“天界”。兩墓早年被盜,出土陶器及石圍棋局、石騎馬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