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文獻學傢、目錄學傢、版本學傢、圖書館學教育傢。曾化名鑒,字有三,號冷廬主人。河北高陽縣人。卒於北京。1921年進保定直隸第六中學學習,1924年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文系,從高步瀛、楊樹達、陳垣等專攻文史。1928年畢業後,曾兼任保定河北大學國文系主任和北京輔仁大學講師,其主要工作則是在北海圖書館(1929年與國立北平圖書館合併)整理古籍和主持編制大型書目、索引。1934年被派往國外,先後在法、英、、德、意、美等國著名圖書館刻意搜求流散於國外的珍貴文獻。1947年回國後,仍任職北平圖書館,兼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主持圖書館學組的教學。1947年在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創辦圖書館學專科(後改本科,任系主任)。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兼任北京圖書館副館長。1952年辭去北京圖書館職務,專事教學,除主持系務外,擔任目錄學等課程的講授,培養出一大批專業人才。1956年主持制訂全國圖書館學發展規劃。

  王重民一生從事文史方面許多學科的研究,著述頗豐,共有專著、論文160餘部(篇)。其主要成就有:①研究和傳授目錄學。他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和中文系主講普通目錄學、中國目錄學史、中國目錄版本學、中國古典目錄學等課程。著有《普通目錄學》(1957)、《中國目錄學史論叢》(1984)、《〈校讎通義〉通解》(1987)等。他多年研究中國目錄學史的成果大部分收在《中國目錄學史論叢》一書中。②編著和主編大批目錄索引。他編著的《中國善本書提要》(1983)、《敦煌遺書總目索引》(1962)、《清代文集篇目分類索引》(1935)、《國學論文索引》初編(1929)等和他主編的《國學論文索引》續編、三編(1931~1934),以及《文學論文索引》初編、續編(1930~1933)等,都是研究文史的主要參考工具書。③搜集、研究和介紹流散於國外的中國珍貴文獻。他把1934~1945年在國外搜集到的大量中國珍貴文獻加以整理,並對敦煌文獻進行瞭大量研究工作,著有《敦煌古籍敘錄》(1958)、《敦煌遺書論文集》(1984)等,編有《敦煌曲子詞集》(1950)、《敦煌變文集》(1957)、《太平天國官書》(1936)等。在他所著的《圖書與圖書館論叢》(1949)一書中,也收有國外訪書記多篇。④校輯整理文化遺產。經他收集、校勘、整理出版的有《徐光啟集》(1962)、《孫淵如外集》(1932)、《越縵堂文集》(1930)等。此外,還著有《徐光啟傳》(1981)、《李越縵先生著述考》(193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