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墓室壁畫。1991年在北京海澱八裏莊發掘。據墓誌記載,此墓是王公淑夫人吳氏的墓,王公淑卒於大中二年(848),大中六年合葬吳氏墓中。墓室壁畫大部分剝落,從殘餘部分看,東、西、南三面壁畫主要表現傢居生活,是早期唐代壁畫的延續;北壁則是通景式的《牡丹蘆雁圖》,畫面中央是一株碩大的牡丹,由根部向上枝葉繁茂,枝頭有9朵盛開的牡丹花。繪畫採用勾勒填色法,以黑線勾出輪廓,用綠、紅色暈染出深淺不一的實體,層次分明,有立體感,顯得茁壯茂盛盛。牡丹的東西兩側花叢下有兩隻雁,牡丹的右上角有兩隻飛舞的蝴蝶,花紋艷麗,給畫面增添瞭動感。墓頂部雖然已坍塌,但從塌下的磚面看,墓頂也繪有彩畫,具體內容不得而知。唐代晚期表現莊園生活、樂舞、供奉等內容的壁畫越來越少,四神、男女侍的題材還較多,而花鳥畫所占壁面則日益增大,但像王公淑墓北壁這樣大幅完整的花鳥畫在晚唐墓葬壁畫中保存下來的並不多見,對於研究唐代花鳥畫具有重要的實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