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化學傢。生於江蘇泰興,卒於上海。1940年畢業於中央大學,1946年考取公費留學美國,1949年和1951年先後獲美國華盛頓大學碩士和美國西部保留地大學博士學位。1951~1954年在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進修。1954年底繞道法國回國,1955年起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1958年起在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工作。1960年晉升為研究員,1980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他是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員,約翰斯·霍普金斯學會會員,促進生物物學醫學研究中法協會中方會員。

  在美國學習和工作期間,他對核酸代謝、輔酶A的結構和輔酶Ⅱ(NADP+)的大量酶促合成等進行瞭研究,發現並純化瞭幾個與核酸代謝有關的酶,證實瞭輔酶A中存在3′磷酸單酯,建立瞭用酶法從輔酶Ⅰ(NAD+)大量制備輔酶Ⅱ的通用方法,該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為世界各生化藥廠所采用。

  他是中國核酸研究、生產和教學的開拓者之一。回國後即組建中國第一個核酸研究組,並招收研究生,1961年建立中國第一個核酸研究室,開展對核酸代謝、核酸分離純化、核酸性質和核酸結構的研究,取得瞭一些可與當時西方水平媲美的研究成果,為中國核酸研究奠定瞭基礎。20世紀60年代初,他和同事用自溶法生產4種5′核苷酸,並在上海天廚味精廠建立瞭中國第一個核苷酸車間,因此獲得瞭1978年國傢重大科技獎。1962年他首次為上海科技大學講授核酸專題課,並編寫瞭中國第一本核酸講義,被國內院校廣泛引用和參考。他曾擔任“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研究學術組組長和“大片段合成和總裝”會戰組組長。在有關單位的協作下,於1981年底合成瞭與天然產物完全相同的核糖核酸。受到國際上的重視,獲得瞭中國科學院1982年重大科技成果獎一等獎、1987年度國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1991年陳嘉庚生命科學獎。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堅持轉移核糖核酸結構與功能關系和修飾核苷酸的生物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使中國在該研究領域繼續保持一定的國際地位。

  他在國內外重要雜志上發表論文百餘篇,主要編寫瞭《核酸——結構、功能與合成》上、下冊(1986、1987)和《轉移核糖核酸——結構、功能與合成》(1995)。1996年獲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他曾是中國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六、七屆委員,中國生物化學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