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古石橋。位於中國河北省趙縣,跨越洨水。建於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元年(西元595~605年),初稱趙州石橋,後稱安濟橋,俗稱大石橋,為隋朝匠人李春(生卒年不詳)所建。趙州橋是世界現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單孔圓弧石拱橋(見石橋),全部用石灰石建成,全長50.83米,淨跨37.02米,矢高7.23米,矢跨比(跨徑與矢高之比)小於1/5。橋面寬9米,行車道縱坡6.5%。拱由28券(窄拱)並列組成。券的每塊拱石厚度約為1.03米,長約1米;寬度在拱頂為0.225米,部分拱石在趨近拱趾處逐漸放寬,使整個拱圈能在拱趾有較大寬度。在拱券之上,壓有一層厚度為0.16~0.30米的護拱石(稱作伏)。並列券在券面上每隔一段距離設有鐵拉條和鉤石。采取這些措施都有利於並列石券受載時不致解體。在大拱圈之上,每側設兩個小拱,以減輕橋的自重並增加泄洪面積(見中國古代石結構)。橋臺采用明挖基礎,建在亞粘土層上,由於橋位良好,基底應力合適,雖在1300餘年中經受多次洪水及地震,橋至今無甚走動。明代以來先後有8券外側拱圈坍落河中,均已修復,其餘20券則仍是隋代原物。(見彩圖)

趙州橋,位於河北省趙縣,凈跨37.02米,是世界上著名的單孔空腹式石拱橋,建於595~6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