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在高溫下與氣化介質反應生成的可燃氣體。它是城市燃氣氣源之一。

  煤的氣化過程 氣化介質有氧(空氣)、水蒸氣等,它們與煤的反應是複雜的,有代表性的反應有:①部分燃燒,

;②完全燃燒,C+ O 2CO 2;③發生爐反應,C+ CO 2=2CO;④水煤氣反應,C+ H 2O=CO+ H 2;⑤加氫反應,C+ 2H 2CH 4。另外,下列兩反應也是重要的:⑥變換反應,CO+ H 2O= H 2+ CO 2;⑦甲烷化,CO+ 3H 2CH 4+ H 2O。

  此類反應都必須在適當的高溫下進行,因而要供給熱量,以推動反應進行;對於反應⑤、⑥、⑦,則溫度過高時不利於反應向右邊進行,又必須控制溫度。

  供熱方法可利用煤燃燒本身所放出的熱,以及利用甲烷生成熱和其他化學反應熱。有些工藝利用熱載體帶入熱量,這種載體可以是氣體、固體或高溫熔融液。另外,也可把燃燒熱先積蓄在炭層內,然後再放出,供氣化反應用,循環運行。後一種方法污染嚴重,熱損失較大。

  在氣化過程中,必須使固體煤顆粒的內外表面與反應氣體(氣化介質)充分接觸,因而煤粒的粒度和在介質氣流中運行情況成為一個重要因素。多數煙煤在加熱到400~500°C時軟化,煤粒會聚集成較大顆粒。所以煤氣化一般采用不粘結煤或把煤預先破除粘結性。

  煤含有各種礦物質,在氣化過程中按不同工藝條件以幹灰或熔渣形式排出。近來,又開發瞭凝聚顆粒狀排渣。不同排渣方法各有利弊,是選用不同工藝時應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

  煤的氣化方法 按煤粒在氣流中的運行狀況,主要可歸納為三種形式:①固定床。煤粒基本不湍動,煤粒隨自身的氣化和爐底灰渣的排出而緩慢下移,也稱移動床,工業上傳統使用的發生爐和水煤氣爐,都屬於常壓固定床氣化,近代又發展瞭加壓固定床氣化。②流化床。煤粒受高速氣化介質湍動而發生翻滾,床層疏松膨脹,床層內產生密相和稀相氣泡,狀似液體沸騰,使煤粒在高溫下迅速氣化,也稱沸騰床。③氣流床。粉狀煤粒和氣化介質以高速順流噴進氣化爐,煤粉隨氣流劇烈旋轉,在高溫下瞬間迅速氣化,也稱懸浮床。這三種氣化形式見示意圖。圖中還介紹瞭另一種熔浴式氣化。這種氣化形式是在溫度較高且高度穩定的熔浴內進行的,熔浴可以是熔渣、熔鹽或熔鐵。

  常壓氣化的設備和操作一般比較簡易,加壓氣化就復雜得多。然而加壓氣化具有很多優點: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果操作壓力增加p倍,產氣量就可增加圵倍;有利於甲烷的生成,從而提高煤氣的發熱量,並降低工藝的耗氧量;有利於煤氣的後處理工藝和遠距離輸送。作為合成氣,本來需要加壓,從而節省合成氣的電耗。新開發的氣化工藝都在向加壓發展。(見彩圖)

產量為每日10萬立方米/日的重油催化裂解制氣裝置

用於混配城市燃氣的水煤氣發生爐車間外景

上海吳淞煤氣廠回收精煉裝置

向城市供應煤氣的大型焦爐和煤氣管道 上海寶山鋼鐵公司焦爐和煤氣凈化車間全景

  氣化煤氣的成分和特性 氣化煤氣的主要有效成分為氫、一氧化碳和甲烷,如果以空氣為氣化介質,則生成氣中含有大量氮,發熱量偏低;如以水蒸氣和氧為氣化介質,則一氧化碳和氫含量可達80%或更高,發熱量為10~11兆焦/米3。在加壓和溫度較低的條件下氣化所得的煤氣,其甲烷含量明顯提高,發熱量就較高。低發熱量氣化煤氣(如發生爐煤氣)不宜向廠外輸配,一般就地用作工廠燃料氣,或用於焦爐和炭化爐的加熱。半水煤氣用於氮肥的合成。發生爐煤氣、水煤氣或增熱水煤氣又都是調節城市燃氣質量的摻混氣體。低中發熱量氣化煤氣用於聯合循環發電,可提高發電效率並解決直接燃煤發電的污染問題。氫和一氧化碳是許多化學合成的重要原料。中發熱量煤氣可直接供作城市燃氣,或通過變換、脫二氧化碳和甲烷化等一系列工藝,制成發熱量為37兆焦/米3的代用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