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建築群的排水系統收集、輸送、處理和處置廢水的方式。採用一種方式對待所有廢水的體制稱合流制。它隻有一個排水系統,稱合流系統,其排水管道稱合流管道。採用不同方式對待不同性質的廢水的體制稱分流制,它一般有兩個排水系統。一稱雨水系統,收集雨水和冷卻水等污染程度很低的、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水體的工業廢水,其管道稱雨水管道。另一個稱污水系統,收集生活污水和需要處理後才能排放的工業廢水,其管道稱污水管道。城市的污水管道和合流管道中的廢水常統稱城市污水。

  在現代房屋衛生設備尚未問世之前,各種廢水大多從地面上(降落地面或者傾倒地面)流入排水管道,然後就近排入天然水體,自然地形成具有多個出水口的合流系統。因污染量低,廢水無需處理。隨著現代房屋衛生設備和高層建築的出現,人口密集,糞便用水流輸送,大大增加城市污水的強度;再加上工業發達,工業廢水大量增加,城市附近的河流湖泊就出現不能容忍的污染情況。於是增設廢水處理廠,並用管道連接各個出水口,把各排水幹管中的廢水匯集廢水廠進行處理。形成截流式合流系統。連接出水口並截流廢水至廢水處理廠的管道稱截流管道。降雨時廢水量驟增,如果把所有廢水都截留則截流管道和廢水處理廠必然很大,過分增加工程費用。所以一般在排水幹管和截流管相交處的檢查井設計為溢流井。溢流井的構造可以有不同的設計,但都具有把部分廢水直接泄入水體的功能。有的地區,各排水幹管出口建有泵站,也可用水泵控制排入截流管道的廢水量。

  降雨時截流的雨水量與污水量之比稱截流倍數,其數值根據排放水體的水質要求而定,一般采用1~5倍。截流倍數大,溢流量少,受水水體污染較輕,但工程費用較大。反之,為瞭減少工程費用而采用較低的截流倍數,溢流次數較多,溢流量也大,水體污染較嚴重,造成隱患,且難於補救。因此,在選用截流倍數時,必須從工程投資、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幾方面,統籌兼顧,全面考慮比較後,慎重選取。

  雖然截流式合流系統的溢流井溢流並不頻繁,全年平均泄放的污染量也是有限的,但還是常常出現不能容忍的污染情況。加上合流排水管道難免超過設計能力而溢流(見雨水量),滿溢時就污染街面和庭院,故現在新建的城市排水系統基本上采用分流系統。

  當已建成的合流系統的溢流造成不能容忍的污染時,還有一些補救措施可供選擇。原則是減少溢流量或污染物量。經常沖洗街道,定期沖洗管道,養護或改建落底雨水口(也稱截留井),經常清除集流系統中積存的污物,借以減少溢流挾帶的污染物。有條件時可以建造雨水調蓄池(若利用窪地、池塘、湖泊調蓄時,要註意避免污染這些水體),待雨停後將調蓄的雨水抽送至截流管道中去。也可以在合流管道出水口或合流泵站出口處建造處理設施,經處理後的溢流雨水再泄入排放水體。國外還采用細格柵隔濾、微孔濾網過濾、高濾率池過濾、沉淀、氣浮、離心分離和各種高一級的處理方法處理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