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工業在生產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毒性物及雜訊等能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對其進行控制、防治或消除處理,使周圍環境不受或少受影響,已成為造紙工業一項重要內容。造紙工業以水污染最為嚴重,用、排水量大(一般每噸漿和紙約用水300噸以上),廢水中有機物含量高,生化需氧量(BOD)高,懸浮物(SS)多,並含有毒性物,帶色有異味,危害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長,影響工農畜牧業和居民用水與環境景觀。長年積累,懸浮物會淤塞河床港口,並產生硫化氫有毒臭氣,危害深遠。

  污染源 造紙工業主要工藝流程為備料、制漿、堿回收、漂白、抄紙等。原料制備過程中產生粉塵、樹皮、木屑、草末;制漿和堿回收、漂白過程中產生廢氣、粉塵、廢水、石灰渣等;抄紙過程中產生的白水,都含有污染物。造紙工業對環境的污染可分為水污染(表1)、大氣污染(表2)和固體廢棄物污染3類。

表1 造紙工業對水體排放的污染物

表2 造紙工業對大氣排放的污染物

  固體廢棄物有腐漿、漿渣、樹皮、碎木片、草、草根、草末、含矽白泥、石灰渣、硫鐵礦渣、煤灰渣等,它們侵占場地,瀝濾出來的濁水污染水體和地下水源。噪聲公害,也是造紙工業的一大問題。

  污染防治 可分廠內就地無害化處理和廠外廢水處理兩類。

  廠內治理包括:①加強備料(除塵、除泥沙、去皮、去髓等),采用水膜除塵器,減少備料車間粉塵污染,收集廢料,燃燒回收熱能,如使用樹皮、木屑、草末燒鍋爐;②節約用水,白水回收,一水多次重復使用;③提高蒸煮黑液提取率,加強管理,增加逆流洗漿段數,減少隨洗後漿帶走的蒸煮黑液量,並采用完善的蒸煮廢液回收化學品和熱能的技術,如堿回收,以及其他的廢液綜合利用技術;④采用二氧化氯或氧堿法漂白,或過氧化氫漂白,以減少廢水中氯化木素、氯酚等毒性物的排放;⑤污冷凝水采用汽提法凈化後回用,減少廢水中還原硫和可溶性有機物排放量;⑥收集跑冒滴漏黑液、綠液、白液,用電子計算機控制測量其濃度,自動送回相應的槽缶,減少排污;⑦回收流失纖維,減少廢水中懸浮物的含量;⑧提高松節油硫酸鹽皂的回收率,減少毒性物的排放;⑨處理固體廢棄物,采用燃燒回收熱能、綜合利用和填坑3種處理方式;⑩處理粉塵,可用電除塵、水膜除塵和旋風分離器等設備;⑪大氣污染處理,收集各車間臭氣,包括污冷凝水汽提出來的臭氣,經冷卻、脫水、防爆等措施,送鍋爐、堿回收爐或石灰窯燃燒處理;⑫治理噪聲,采取消除振動、隔音措施及改用低噪聲設備。

  廠外廢水處理:全廠總排出口的廢水在排入水體前,進行一級或二級處理,然後排入水體,或將廢水用於灌溉,利用土壤和植物凈化廢水。一級處理主要是去除懸浮物,有沉淀過濾及氣浮等方法,個別廠在廢水中加絮凝劑,可去除部分溶解性膠體有機物,如木素和色素等。一般一級處理可去除80~90%SS和20%BOD5。二級處理為生化處理,主要去除BOD5。中國有少數廠已應用此法,計有氧化塘、生物濾池、生物轉盤和活性污泥法(包括吸附再生式、加速曝氣式、接觸氧化式)。一般二級處理可去除60~95%BOD5。工業發達國傢,有個別廠進行廢水三級脫色凈化處理,使達到飲用水的水平,但費用昂貴。

  展望 發達國傢對廢水中BOD5、懸浮物的控制,已有成熟經驗,並趨向於加強廠內處理,減少廠外的二級處理。廠外處理也趨於區域性的聯合治理,減少各廠的單獨處理,並以該區域的環境容量作為治理的準則。對廢氣、廢渣和噪聲治理,也達到一定水平,而研究解決多種毒性物,特別是漂白廢水中氯化酚類的慢性中毒作用,在生物體內的轉化蓄積作用,致畸、致突變、致癌作用等成為重點研究對象。從長遠環境保護工作來看,毒性物的危害,是造紙工業污染的一大隱患。另外由於環境保護要求日益嚴格,能源緊張,治理費用提高,利潤減少,促使研究、發展少污染和無污染的生產工藝。多種新工藝、新設備和帶有革命性的變革措施,如氧堿法制漿和漂白,直接苛化法堿回收,溶劑制漿,生物法制漿等,都在研究和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