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鋅為負極,氧化汞為正極,氫氧化鉀溶液為電解液的原電池。簡稱汞電池。

  約在20世紀初研製成用氧化汞作為電池正極材料,但並未得到實際應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在美國由S.魯賓開發成功鋅汞乾電池,並由麥洛萊公司大量生產,作為主要的軍用通信電源(用於步話機)。由於這種電池有很高的電荷體積密度和穩定的電壓,很快在民用電子器具上得到廣泛應用,形成瞭多種形狀和尺寸系列的電池。主要有圓形鋅汞電池和加有二氧化錳的鋅汞電池的體系,代號分別為為MR和NR,其後的數字代表電池的型號。

  結構 市場上銷售的鋅汞電池多為紐扣形,其構成基本上與鋅銀扣式電池相同,隻是以HgO代替Ag2O作為正極材料,正極中還加入5~15%石墨以降低內阻。為瞭提高電池電壓,在有的產品中還摻加一些二氧化錳。做為鋅電極(負極),現在已多數采用汞齊鋅粉拌以凝膠材料以代替早期所用的帶狀鋅箔。

  原理 鋅汞電池的電化學反應如下:

  正極: HgO+H2O+2e-→Hg+2OH-

  負極:  Zn+2OH-→ZnO+H2O+2e-

  總反應式:  Zn+HgO→ZnO+Hg

  電化學體系的表示法為:

溶液

  性能和特征 MR和NR鋅汞電池的標稱電壓分別為1.35V和1.40V,最高開路電壓分別為1.37V和1.60V。電池的電性能特征有:①儲存壽命長。MR電池的開路電壓變化極小,5年內下降僅0.01V,故可作為次標準使用;②放電電壓平穩。在輕負荷下其平穩階段可達全放電時間的97%以上;③能量密度高。可達400mWh/cm3

  規格和用途 常用鋅汞電池型號規格見表。

常用鋅汞電池型號規格表

  鋅汞電池主要用於自動曝光照相機、助聽器、醫療儀器、電路板上的固定偏置電壓及一些軍事裝備中。由於電池中大量使用氧化汞,用完後隨意丟棄會嚴重污染環境,故其生產及使用范圍正在趨向縮小,部分正被鋅銀電池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