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漆器藝術傢。字仲康。福建閩侯(今福州市)人。少年時學習漆藝。20多歲時繼承瞭中國夾紵髹飾的傳統,創制成福州脫胎漆器,並髹飾金銀彩漆,產品輕巧堅牢,色澤富麗輝煌。後在福州開設店鋪,出售漆筷、神主牌位以及佛像、花瓶、盤、盒、奩鏡等脫胎漆器,聲譽漸增。福州脫胎漆器經由第二代沈初朱、第三代沈作霖、第四代沈允中世代相傳,到第五代沈正鎬、沈正恂、沈正鐸兄弟時,漆業更加昌盛。

  沈正鎬字古笙,沈正恂字翥卿,二人均為沈允中之子,分分別開設有“正記”(也稱“鎬記”)和“恂記”漆器店。鎬、恂兄弟創制瞭泥金、泥銀的髹飾技藝,使漆器更絢麗美觀。光緒二十四年(1898),沈正鎬選送“蓮花盒”、“茶葉箱”等漆器參加法國巴黎國際博覽會,獲金牌獎,從此聞名於世。光緒三十一年,閩浙總督以沈正鎬、沈正恂所制漆器進貢茲禧太後,得太後賞識,賜沈氏兄弟商部四等勛章、五品頂戴官銜。宣統二年(1910),沈氏兄弟以“桃盤”等幾十件漆器參加南洋勸業會展出,又獲商部一等勛章、四品頂戴官銜。

  沈正鐸字幼蘭,是沈作霖三子沈允華之子。他早年從藝於沈正鎬,1915年開設“蘭記”漆器店,其產品曾多次在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博覽會、英國倫敦博覽會上獲獎,聞名海外。現福州第一、第二脫胎漆器廠,是由沈紹安後裔的“蘭記”、“德記”漆器店發展而來,繼承並發揚瞭沈紹安創制的福州脫胎漆器的特色,深受海內外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