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製過程中,被軋金屬的出口速度大於軋輥圓周速度的現象,其描述參數稱為前滑值,也簡稱為前滑,定義為

式中S為前滑值,V<h為軋件出口速度,Vr為軋輥圓周速度。前滑是軋制時金屬縱向延伸和摩擦力作用的結果。研究前滑的意義在於:前滑的測定比較簡單和直觀,可由前滑來分析和推測金屬在變形區內的流動情況。例如可由前滑推斷理想的變形區內存在著前滑區、後滑區和中性面;後滑為金屬入口水平速度小於軋輥圓周速度,中性面上各點的金屬速度與軋輥圓周速度相等,與中性面相應的圓心角叫做中性角,如圖所示。在實際工作中,連軋時為使相鄰機架間軋輥速度能夠配合好,必須考慮前滑值。

  影響前滑的因素很多,不同的簡化可得到各種計算公式。其中最簡單的是德雷斯登(D.Dresden)於1915年按軋件秒流量體積不變條件和均勻變形假設求出的公式:

式中S為前滑,γ為中性角,h1為金屬軋後厚度,R為軋輥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