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物理學傢、天文學傢和數學傢。1629年 4月14日生於海牙,1695年7月8日卒於海牙。1645~1649年在荷蘭萊頓大學和佈雷達大學求學。1663年被選為英國皇傢學會會員。1666年在法國皇傢科學院成立時被接受為成員,同同年5月到巴黎。1681年回荷蘭。

  1650~1655年,惠更斯從事光學研究,改進瞭望遠鏡。1655年3月,他用望遠鏡發現瞭土衛六,由此聞名於世。1656年,他又發現瞭土星光環。

  1657年,惠更斯利用伽利略的單擺等時性原理,研制成功第一隻擺鐘。這種擺錘式鐘表可使日差(見鐘表日差)縮小到 5~10秒/日。為瞭精確地測定時間,他發明用單擺作為時鐘的調速器,並推導瞭單擺振動時間的公式。1673年,他發明擺輪遊絲振動系統(見機械鐘表機構),並用以代替單擺,制成攜帶式鐘表。這種遊絲結構是通過遊絲有效長度的變化作走時調整的,一直在機械式鐘表尤其是手表中沿用至今。在采用瞭擺錘和擺輪遊絲振動系統後,鐘表的走時精度獲得空前提高,從而開始瞭精密計時的時代。

  惠更斯還創立瞭光的波動學說,在建立圓周運動的數學理論、向心力概念和極光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貢獻。惠更斯在鐘表方面的著作有《鐘表》、《鐘表的擺動》等。1888~1950年,荷蘭出版有22卷的《惠更斯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