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鉬礦的地質資源豐富,探明的鉬礦儲量居世界前列。鉬礦開採始於清朝末年,當時礦區分佈在福建、浙江和廣東等省。遼寧楊傢杖子鉬礦在早期曾開採硫化鐵礦石和鉛鋅礦,20世紀30年代該礦被日本帝國主義掠奪,增添采選設備,1940年由采鉛鋅轉為采鉬為主,年產鉬精礦最高曾達700多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首先對楊傢杖子鉬礦進行瞭改造和擴建,使其成為全國最早的現代化鉬礦基地;60年代又建設瞭陝西金堆城鉬礦,鉬業生產有瞭很大的發展。11982年鉬精礦產量是1952年的3.3倍。與此同時,加強瞭地質勘探工作,新發現的河南省灤川、吉林省大黑山等鉬礦都具有品位高、可露天開采等優越條件,為中國今後鉬業的發展打下瞭良好的基礎。鉬的綜合回收工作也取得重大成績,80年代初從銅礦、鎢砂以及其他礦產中綜合回收的鉬精礦產量已占全國鉬精礦產量的25%以上。此外,還發展瞭鉬金屬制品的生產,生產企業有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以及一些地方小型企業。產品有鉬粉、鉬條、鉬板、鉬棒和鉬絲等。1982年鉬材產量是1966年的7.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