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熔渣和熔鹽看成是完全離子化熔體的模型,為蘇聯學者喬姆金(Μ.И.тёмκин)1945年所提出。完全離子溶液符合三個條件:溶液完全由正、負離子構成;正、負離子相間排列,正、負離子不能互相交換位置;所有正離子與其周圍的負離子的交互作用都是等同的,反之亦然。完全離子溶液猶如由互相獨立,而又彼此不可分的正離子溶液和負離子溶液所構成。熱力學證明,完全離子溶液的離子分數計算方法如下:

而所有離子分數之和為2:

式中 N i+N i-分別為正、負離子 i +i -的離子m 分數; n i+n i-分別為正、負離子 i +i -的摩爾數; 分別為正、負離子的摩爾總數。

  Τёмкин模型考慮瞭離子熔體的最本質的特征,即質點載有正、負電荷,但忽略瞭電荷符號相同而種類不同的離子(如Fe2+和Ca2+O2-S2-)之間的差異,故與真實離子熔體(如爐渣、熔鹽)是有差別的。完全離子溶液模型對離子熔體理論所起的作用,猶如理想溶液(符合拉烏爾定律的溶液)對真實溶液所起的作用。用完全離子溶液模型作標準,可以衡量出某種真實的離子熔體對此標準的偏差。在處理硫在高堿度氧化性熔渣與鐵液之間的分配平衡時,應用完全離子模型獲得瞭較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