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聯邦德國馬克思·普朗克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冶金系教授,著名物理化學傢,對冶金學和固態化學的理論發展有重要貢獻。1901年5月25日生於德國萊比錫城,1924年獲萊比錫大學哲學博士(物理化學)學位。先後在慕尼克大學、柏林大學、達姆施塔特工科大學以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校講授物理化學和進行研究工作。1966年退休,但仍從事科學研究工作。1977年12月10日病逝於格丁根。瓦格納對於冶金過程物理化學學科的發展作出瞭重要貢獻。1952年在他的名著著《合金熱力學》(Thermodynamics of Alloys)一書中提出瞭活度相互作用系數的概念,給出多元稀溶液活度的計算方法,帶動瞭多元系相互作用系數的大量研究工作,使熱力學在冶金生產中的實際應用前進瞭重要的一步。1956年發表瞭重要論文“煉鋼中的動力學問題”,從理論上詳細地分析瞭鋼液-熔渣相間反應的本質,提出瞭處理鋼渣反應動力學的方法,給當時還很不活躍的冶金過程動力學的研究工作開創瞭新局面。1957年瓦格納與他的合作者以ZrO2基固體電解質成功地測定氧化物的熱力學性質,推動瞭固體電解質的理論研究及其在冶金中的應用。瓦格納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一生發表瞭255篇研究論文(包括書三種),除瞭合金熱力學、晶體缺陷、金屬腐蝕和氧化、化學冶金的熱力學和動力學以外,還涉及到半導體、燃料電池和光化學等方面。由於他在固態化學方面作出瞭開創性的理論工作,被譽為“固態化學之父”。

  

參考書目

 N.A.Gokcen ed.,Chemical Metallurgy-A Tributeto Carl Wagner,pp.3~18,The Met.Soc.AIME,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