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完成鑄造生產工藝的機器和裝置。鑄造設備按鑄造工藝程序不同可分為:熔煉設備,如沖天爐、感應爐、電弧爐、反射爐、電阻爐、坩堝爐等;金屬液處理和澆註設備,如真空處理設備、脫硫裝置、變質處理設備、自動澆註機等;砂處理設備,如混砂機、舊砂再生裝置等;造型造芯設備,如造型機、拋砂機、射芯機等;落砂清理設備,如拋丸機、電液壓清砂裝置等;鑄件熱處理設備,如高錳鋼水韌處理設備、可鍛鑄鐵熱處理爐等。按造型方法不同又可分為:砂型鑄造設備、熔模鑄造設備、金屬型鑄造設備、壓力鑄鑄造設備等。

  鑄造設備的發展較晚,直到19世紀30年代市場上才出現第一臺真正可靠的震實式造型機。1848年美國開始采用離心鑄造機。到19世紀80年代,商品性的造型機才比較普遍。

  鑄造設備中,以造型造芯設備發展最為迅速,已從單機自動化發展到整個生產線自動化,包括澆註、落砂、砂處理系統的自動化。促使鑄造設備發展的因素,首先是提高鑄件質量和提高生產效率,例如真空處理設備和現代的造型造芯機等。其次是有些新工藝需要相應的設備,如高壓造型、化學自硬砂、爐外精煉等。

  鑄造設備的發展趨勢是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利用計算機進行自動控制和調整。為瞭適應多品種小批量鑄件的生產,鑄造設備的靈活性也在逐步增加,如造型機的快速更換模板、變更砂箱尺寸和調整加砂量等。而噪聲大的如震擊式造型機、震動落砂機,產生二次污染的如水力清砂設備等,都將被淘汰或限制使用。

參考書目

 十四院校鑄造專業教材聯合編寫組:《鑄造生產機械化》,國防工業出版社,北京,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