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回轉軸法測量圓度的長度測量工具。圓度儀分為感測器回轉式和工作臺回轉式兩種型式(見圖)。測量時,被測件與精密軸系同心安裝,精密軸系帶著電感式長度感測器或工作臺作精確的圓周運動。當被測圓有圓度誤差時,便會引起長度感測器的測頭位移。長度感測器把位移量轉換為電量,經過放大、濾波、運算等程式處理後即由顯示儀錶指示出圓度誤差,也常用圓記錄器記錄出或用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出被測圓輪廓放大圖。圓度儀1949年出現於英國,起初隻帶有記錄器,由人工根據記錄圖形計算圓度度誤差。60年代開始采用模擬電子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並以最小二乘圓法計算圓度誤差,70年代采用數字電子計算機,可以最小二乘圓法、最小外接圓法、最大內接圓法和最小區域法等(見圓度測量)評定圓度誤差,並能自動找正中心,補償由於安裝偏心引起的測量誤差等(見彩圖)。傳感器回轉式圓度儀結構復雜,但精密軸系不受被測件重量影響,測量精確度較高,適宜於測量較重工件。工作臺回轉式圓度儀結構簡單,但精密軸系受被測件重量載荷後會影響回轉精度,故適用於測量較輕工件(如軸承滾道)。圓度儀精密軸系的回轉精度可達0.025微米,采用誤差分離法,利用電子計算機自動補償精密軸系的系統誤差,並采用多次測量方法減小偶然誤差,可將測量精確度提高到0.005微米(見長度計量技術)。

圓度儀 上海機床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