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業餘天文工作者。在探索宇宙的事業中,廣大的天文愛好者作出不少有價值的貢獻。

  隨著天文學的發展,湧現出不少有名的天文愛好者,他們在天文學的許多領域都有卓越的成就:拉卡伊早在1751~1753年測定瞭月球的視差,編制瞭南天星表,並為14個南天星座取名,沿用至今;十八世紀末,古德利克發現兩顆變星,即仙王座δ(造父一)和天琴座β(織女二);普森採用“等級法”研究變星,並建立瞭光度和星等之間的關係式,以後用作星等等尺度的定義;卡林頓於1859年發現太陽不同緯度作“較差”自轉,並研究瞭黑子的日面分佈的規律。斯玻勒也研究瞭黑子的緯度分佈規律,稱為斯玻勒定律;哈根斯用高色散度的攝譜儀觀測亮星的光譜,對一些亮星(如參宿四和畢宿五)光譜證認出鈉、鐵、鈣、鎂等元素的譜線,並用多普勒效應測定恒星的視向速度;1885年,羅伯茨拍攝瞭許多張星雲和星團的照片,可作為近代星雲研究的開端等等。今天,天文愛好者仍然是天文事業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天文愛好者發現瞭許多新星、彗星,並對變星進行經常的觀測。許多天文現象是轉瞬消逝的,即使是巡天觀測也是掛一漏萬,所以需要天文愛好者的配合。例如,1978年法國巴黎默東天文臺發動全世界的天文愛好者協助觀測木星大氣,以配合“旅行者”號行星際探測器對木星的探測。

  近五十年來,隨著天文館事業的發展,天文愛好者的人數迅速增加。許多國傢都有天文愛好者的組織。1969年創立瞭國際天文愛好者聯合會(The InternationalUnion of Amateur Astronomers,簡稱IUAA)。1978年在愛爾蘭都柏林召開瞭第四次大會。據統計,在27個國傢中有500多個天文愛好者組織。

  1979年上海少年天文愛好者協會和北京市青少年天文愛好者協會相繼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