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萜,分子式C15H18O3。它存在於某些蒿屬植物中。山道年為無色結晶;熔點174~176℃,相對密度1.187(66/4℃),比旋光度[α]D18-173°(無水酒精);遇光變黃;可溶於酒精、氯仿和苯。山道年是一種含有兩個雙鍵的酮內酯,溶於堿中後,打開內酯環而生成鹽,經酸化轉回至原物。它在鋅粉中蒸餾得1,4-二甲基萘、丙烯和1,4-二甲萘醇。山道年的肟用鋅粉和醇性硫酸還原得胺,後者用亞硝酸處理,得內酯次山道年,在此過程中有甲基的轉移。

  山道年的檢出方法:可用微量山道年與氫氧化鉀乙醇溶液共熱,呈紫紅色;山道年與1:1的硫酸-水溶液共熱,再加一滴三氯化鐵,先呈現黃色,然後轉變成紅色,再後變為紫色。山道年是使用已久的驅蛔蟲和驅蟯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