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稱MF樹脂,又稱蜜胺甲醛樹脂。為三聚氰胺M與甲醛 F縮合聚合而成的熱固性樹脂。習慣上常把它和脲醛樹脂統稱為氨基樹脂。MF樹脂在1939年投入生產,1980年世界產量為30萬噸左右。

  聚合 原料為三聚氰胺(2,4,6-三氨基-1,3,5-三嗪)和甲醛,後者常使用37%水溶液,即福馬林,因M中含有三個活潑氨基,所以隨兩種原料摩爾比的不同,生成不同數目的NN-羥甲基取代物。按理論計算,1摩爾M可與多至6摩爾F作用,生成六個羥甲基的取代物。但工業上一般采用F/M=2~3,以避免最終產物中含有過多的亞甲基醚鍵。合成反應如下:

根據不同的反應情況得到不同分子量的樹脂,從用作織物漿料的水溶性樹脂和難溶於水的可作模塑粉用的樹脂,以至不溶、不熔的固化樹脂。上述體系當 F/M的摩爾比增大,溫度上升,pH值下降時,則反應速率增快,而pH值的變化對反應速率影響尤甚。

  由上述反應制得的樹脂溶液貯存期很短,在數天內即形成凝膠,所以工業上常用噴霧幹燥法制成粉狀固體,隔絕空氣以延長其貯存期。MF樹脂加熱至130~150℃即可固化,成為網狀結構的不溶、不熔固體。加入少量酸催化劑,則可提高其固化速率。MF樹脂不能在室溫固化,在低於50℃時即使采用強酸催化劑,固化仍非常慢,與脲醛樹脂可在室溫下固化不同。

  性質和應用 工業上用的MF樹脂中固體含量為60%,粘度為150厘泊。固化後的樹脂在沸水中穩定,甚至可在150℃時使用,且具有自熄性、抗電弧性和良好的力學性能。固化後的制品無色透明,因而特別適於制化妝板、餐具等。MF模塑粉可模壓成塑料制品;MF樹脂與脲醛樹脂混合,可配制成膠粘劑,用於制造層壓板材料;用丁醇改性的MF樹脂,可用作塗料,經加熱到150℃焙烘後,成為透明堅硬的漆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