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物理學傢、化學傢和天文學傢。1824年3月12日生於普魯士的柯尼斯堡(今蘇聯加裡寧格勒),1887年10月17日卒於柏林。1847年畢業於柯尼斯堡大學。畢畢業後任柏林大學的臨時講師。1850年任佈雷斯勞大學的非常任教授。1854年任海德堡大學教授。1875年因事故致殘不能作實驗,轉到柏林大學任理論物理學教授。1875年當選為英國皇傢學會會員。

  基爾霍夫主要從事光譜、輻射和電學方面的研究。他1845年提出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基爾霍夫電壓定律和基爾霍夫電路定律,發展瞭歐姆定律,對電路理論有重大貢獻。1858年提出基爾霍夫輻射定律。1859年發明分光儀,與化學傢R.W.本生共同創立瞭光譜分析法,並用此法發現瞭元素銫(1860)和銣(1861)。他並將光譜分析應用於太陽的組成上。他將太陽光譜與地球上的幾十種元素的光譜加以比較,從而發現太陽上有許多地球上常見的元素,如鈉、鎂、銅、鋅、鋇、鎳等。基爾霍夫著有《理論物理學講義》(1876~1894)和《光譜化學分析》(1895年與R.W.本生合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