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有機化學傢。1852年10月9日生於萊茵河附近的奧伊斯基興,1919年7月15日卒於柏林。他曾在波恩大學學習。1872年在斯特拉斯堡與A.von拜耳一起做做研究工作。他由於在染料方面的工作,於1874年獲博士學位。1879年任慕尼黑大學教授;1882年任埃朗根大學教授;1885年任維爾茨堡大學教授;1892~1919年,任柏林大學教授。

  1875年費歇爾發現瞭苯肼,這個化合物很容易與糖反應,產生一種可供鑒定用的衍生物。他借助這些反應,闡明瞭糖類的分子結構,從而在1884年發現用苯肼鑒定糖類的重要方法。此外,也合成瞭多種單糖。費歇爾還確定瞭咖啡堿和茶堿的結構,進一步闡明瞭這兩個化合物和尿酸都是一個簡單化合物的衍生物,這個母體化合物便是嘌呤。費歇爾和他的助手們最後合成瞭一系列嘌呤衍生物,包括核酸的成分腺嘌呤及鳥嘌呤。他因合成糖類和嘌呤衍生物而獲得1902年諾貝爾化學獎。

  在此之前,他已開始做蛋白質的研究工作。當時已知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費歇爾發現瞭純化蛋白質的不同沉淀方法。他研究瞭蛋白質中氨基酸聯結的方式,然後進行合成與蛋白質類似的物質。最後,他成功地合成瞭含18個氨基酸的多肽(見肽),具有與天然蛋白質類似的性質,例如,可被酶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