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特徵頻率輻射光被原子蒸氣層吸收後的減弱程度,以測定物質成分中元素含量的儀器(見圖)。

原子吸收光譜儀 由銳線光源(空心陰極燈或無極放電燈),火焰或石墨爐原子化器,單色儀和光電檢測系統構成。常配備有背景校正(如氘燈,塞曼效應,自吸收效應扣除背景),自動調零,曲線校直,尺規擴展,自動進樣等等裝置。其工作原理是:試樣在原子化器中轉化為蒸氣,由於溫度較低,大多數原子處於基態,當從空心陰極燈輻射源發射出的單色光束通過試樣蒸氣時,由於輻射頻率與原子中的電子由基態躍遷到較高激發態所需要的能量的頻率相對應,一部分光被原子吸收,即共振吸收。另一部分未被吸收的光即為分析信號,被光電檢測系統接收。由於銳線光束因吸收而減弱的程度與原子蒸氣中分析元素的濃度成正比,所以將測量結果與標準相比較,就可得到試樣中的元素含量。原子吸收光譜儀的特點是:檢出限低,達ng/ml~μg/ml級;選擇性好;光譜幹擾少。如采用火焰原子化法,可取得很高的精密度。是常用的元素定量分析儀器。在地質學中用於測定 巖石、 礦石、 礦物和 地下水中微量、痕量的金屬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