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中的裂隙,是沒有明顯位移的斷裂。節理是地殼上部巖石中最廣泛發育的一種斷裂構造。

  按成因節理可分為:①原生節理,成巖過程中形成,如沉積巖中因縮水而造成的泥裂或火成巖冷卻收縮而成的柱狀節理;②構造節理,由構造變形而成;③非構造節理,由外動力作用形成的,如風化作用、山崩或地滑等引起的節理,常局限於地表淺處。

  按形成的力學機制節理可分為:①剪節理,由剪裂作用形成的節理。節理面平直,延伸較長長,兩壁常閉合,沿節理面可見兩側巖塊有微小的錯開,節理面上可有擦痕,見圖1。②張節理,由張裂作用形成的節理。節理面常粗糙不平,延伸較短,常曲折,多分叉,兩壁可輕微張開或被結晶物質充填而成脈。

  構造節理按其與巖層產狀的關系,可分為:兩者走向近於一致的走向節理,兩者走向近於垂直的傾向節理,斜向節理及順層節理。按其與所在褶皺軸向的關系,節理可分為:其走向與褶軸一致的縱節理,與褶軸直交的橫節理及斜交褶軸的斜節理。

  構造節理常有規律地成群出現。一群產狀一致且力學性質相同的節理構成節理組。在統一應力場中形成的兩組以上的節理構成節理系。如剪節理常發育兩組,互相交切成菱形或X型,稱為共軛剪節理系,其交角稱共軛剪裂角。張節理可呈平行狀,也可呈雁列式展佈成組。兩組雁列式張節理構成共軛雁列張節理系(圖2)。

沿共軛剪切帶形成的兩組雁列式張節理

  與褶皺或斷層伴生的節理,常有規律地分佈於大構造的不同部位,反映瞭各部分的應變狀態,如褶皺頂部的垂直層面的正扇形張節理,或斷層一側的羽毛狀節理等。區域性節理是指在較大區域內產狀穩定、規模大的節理,又稱主節理,反映瞭區域性的構造應力。

  研究節理不僅有助於查明其生成時的應力狀態及演變歷史,而且有重要的實際意義。節理常作為礦液的流動通道和停積場所,直接控制著脈狀金屬礦床的分佈。節理也是石油、天然氣和地下水的運移通道和儲聚場所。節理過多發育會影響到水的滲漏和巖體的不穩定,為水庫和大壩或大型建築帶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