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於地殼中的應力。廣義上也指地球體內的應力。它包括由地熱、重力、地球自轉速度變化及其他因素產生的應力。地質力學認為,地殼內的應力活動是使地殼克服阻力、不斷運動發展的原因;地殼各處發生的一切形變,如褶皺、斷裂(見節理、斷層)等都是地應力作用的結果。

  通常,地殼內各點的應力狀態不盡相同,並且應力隨(地表以下)深度的增加而線性地增加。由於所處的構造部位和地理位置不同,各處的應力增加的梯度也不相同。地殼內各點的應力狀態在空間分分佈的總合,稱為地應力場。

  與地質構造運動有關的地應力場,稱為構造應力場。通常指導致構造運動的地應力場。有人也將由於構造運動而產生的地應力場簡稱為構造應力場。在地質力學中,構造應力場是指形成構造體系和構造型式的地應力場,包括構造體系和構造型式所展佈的地區,連同它內部在形成這些構造體系和構造型式時的應力分佈狀況。有多少類型的構造體系,就有多少種類的構造應力場。一定型式的構造體系所代表的應變圖像,反映瞭其構造應力場的特征。通過對構造應力場的分析研究,可以推演構造運動的方式和方向,把各個大陸及地區運動的方式和方向綜合起來,可以推斷地殼運動的方式和方向,進而探索地殼運動的起源。

  存在於某一地質時期內的構造應力場稱為古構造應力場。現今存在的或正在活動的地應力場稱為現今構造應力場。現今構造應力場的研究,既要實地考察挽近地質時期,特別是第四紀以來,巖石、地層發生的構造變形以及地區的升降,也要用適當的儀器裝置及其他方法,直接測量現今地應力的活動。進行地應力測量時要根據活動的構造體系、活動的構造帶(如地震帶)和重大工程建設要求來佈置測點,同時配合相應的地質工作。

  地應力活動會產生或影響地質構造。劇烈的地應力活動會引起地震。地應力活動還可影響地殼內巖石、礦物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因此,也可以利用這種物理和化學性質的改變來分析地應力的活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