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藍晶石和滑石共生為特徵的高壓變質巖。多呈灰白色或淺褐色,具片狀構造。有時肉眼見藍晶石呈柱狀,以 C軸平行於巖石的線理排列。可含有石英或鐵鎂鋁榴石。藍晶石和滑石組合是MgO-Al2O3SiO2-H2O體系中的低溫組合,在高溫條件下穩定的組合是藍晶石和鋁直閃石、藍晶石和頑火輝石或夕線石和煩火輝石。一般認為藍晶石和滑石組合是綠泥石和石英組合脫水反應所生成。水飽和的條件下,藍晶石和滑石的穩定區是:水壓大於10×108帕,溫度為650~850℃。從白片巖的巖石化學成分判斷,它的原巖應是基性火山凝灰巖或富鎂泥質巖,但有些變質輝長巖也可出現藍晶石和滑石的組合。形成白片巖的變質作用多發生在地殼深部,巖壓是變質的主導因素,但流體超壓亦不容忽視。由於後期的構造抬升,藍晶石和滑石組合常被低壓礦物組合所代替。藍晶石和滑石組合不應與過去德文文獻中的"白色片巖”(weiβshiefer)相混淆。有些學者把不含長石但含少量金雲母和鎂綠泥石的白雲母石英片巖稱為“白色片巖”,它是花崗巖和片麻巖經低溫剪切變形和交代作用的產物,不是高壓變質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