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人腦對地理環境記憶能力和聯想狀況的地圖,又稱印象地圖或心理感知地圖、構想地圖。主要反映個人對他生活圈內環境的認識水準,有時也泛指某一民族(或文化)所掌握的地理知識的範圍。意境地圖最明顯的特徵是詳近而略遠,即圖中心部分較為詳實,圖邊遠部分較為疏虛,反映作者地理空間的圈層概念。

  原始的地圖大都屬於意境地圖。如古代埃及人用彩色描繪在紙、草、葉片上的金礦巷道;近代太平洋南部島嶼上的漁民,用椰枝、椰殼編織的島嶼分佈和航線圖形;;北美洲愛斯基摩人在皮革上描繪的港灣地圖等。現在,意境地圖被用於教學和智力測驗。其功能為:①為陌生者指引道路;②重現已知環境的空間位置、屬性和影象;③作為輔助記憶的工具;④構成和存儲地理知識;⑤反映聯想或虛擬的世界。通過意境地圖的測試,可瞭解旅遊者的愛好,地理教學的效果,探索意境地圖與認識論和心理學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