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翅目(Lepidoptera)枯葉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蟲屬昆蟲。又名毛蟲、火毛蟲,古稱松蠶。食害松科、柏科。中國最早的記載見於1530年廣東《龍川縣誌》:“明嘉靖九年,大旱時連年發生,毛黑,食松葉盡而立枯,作繭松枝上,冬末乃化盡。”至今,松毛蟲仍是森林害蟲中發生量大、為害面廣的主要森林害蟲。從南到北,遍及全中國各省(自治區),常年發生面積達3000~5000萬畝,每年因松毛蟲災害使木材生長量減少約500萬立方米。松毛蟲毒毛刺入人體還會引引起松毛蟲病。到1985年止,全世界有記載的松毛蟲為28種,中國除歐洲松毛蟲(D.pini)、巴基斯坦松毛蟲(D.benderi)外,其他26種都有發現包括臺灣省的兩個特有種。其中造成嚴重災害的,計有落葉松毛蟲、赤松毛蟲、油松毛蟲、馬尾松毛蟲、雲南松毛蟲、思茅松毛蟲、德昌松毛蟲、文山松毛蟲8種,尤以馬尾松毛蟲為害最烈。

  形態特征 松毛蟲成蟲為大、中型蛾子。雄蛾觸角近乎羽狀,雌蛾呈短櫛狀。口須向前伸過顏面,覆有鱗片和毛。雄蛾腹部細狹,末端尖;雌蛾腹部肥胖,末端圓;中後足脛節有或長或短的端距。前翅較狹長,翅頂稍圓;前緣過中點後逐漸彎曲;外緣相當彎曲。後翅寬;前緣比較直。前翅4、5脈同出自中室底角;6、7脈同柄;8脈出自中室上角;9、10脈同柄短。後翅4、5脈有短的同柄,出自中室底角;8脈和7脈在近翅基部有一點上吻合或二者間有一非常短的橫脈形成一個小基室,基室上往往有小短附脈。

  種類和分佈 每一種類的松毛蟲有一定的分佈地域和寄主。

  ①落葉松毛蟲(D.superans)。成蟲體色變化較大,由灰白到棕褐色。體長25~45毫米,翅展69~110毫米。前翅外緣傾斜度較小,中橫線與外橫線深褐色的間隔距離較外橫線與亞外緣線的間隔距離為闊;外橫線呈鋸齒狀,亞外緣線有8個黑斑排列呈3字形。小抱針長過大抱針的1/2,中前陰片接近等腰三角形,中央凹下部分明顯。老熟幼蟲體長63~80毫米。頭褐黃色,中後胸節背面毒毛帶明顯,體側由頭至尾有一條縱帶。各節帶上白斑不明顯,每節前方由縱帶向下有一斜斑伸向腹面(圖1)。分佈於中國北部,朝鮮、日本、蘇聯等。寄主為落葉松、松樹。

  ②赤松毛蟲(D.spectabilis)。成蟲體色有灰白色、灰褐色,體長22~35毫米,翅展46~87毫米。前翅中橫線與外橫線白色,亞外緣斑列黑色,呈三角形;雌蛾亞外緣線列內側和雄蛾亞外緣斑列外側有白斑,雌蛾前翅狹長,外緣較傾斜,橫線條紋排列較稀,小抱針消失,或僅留針狀遺跡,中前陰片接近圓形。幼蟲深黑褐色,體側有長毛,無顯著花紋(圖2)。分佈於中國的遼寧、山東、臺灣、江蘇、河北;朝鮮、日本等國也有出現。寄主為赤松。

  ③油松毛蟲(D.tabulaefermis)。成蟲體色由淡灰褐到深褐色。體長20~30毫米,翅展45~83毫米。花紋較清晰,雌蛾前緣呈弧形,但不太弓出。中橫線與外橫線白色。內橫線不明顯,中線弧度小,外橫線弧度大;亞外緣斑列黑色,內側有白色斑。小抱針長度接近大抱針的1/2,側前陰片接近圓形。幼蟲灰黑色,體側有長毛,花斑比較明顯。胸部背面毒毛帶明顯,腹部背面缺貼體的紡錘狀倒伏鱗毛(圖3)。分佈於中國華北油松分佈區、山東、四川。寄主為油松、馬尾松。

  ④雲南松毛蟲(D.houi)。成蟲灰褐色,體長32~47毫米,翅展73~130毫米。雌蛾灰褐色,前翅中室末端白點比較清楚,內橫線與中線不十分明顯,外橫線兩條前端為弧形,後端呈波狀,亞外緣斑列最後兩斑的連線約與翅頂角相交。雄蛾色澤較深,橫線斑紋不明顯。小抱針完全消失,大抱針下有四方塊部分,側前陰片呈三角形。老熟幼蟲體長96毫米左右,黑褐色,略扁,兩側毛比較長,褐色斑清楚,缺少貼體紡錘狀倒伏鱗毛。腹部各節前亞背毛簇中缺少片狀毛,隻有粗硬的剛毛。分佈於中國雲南、四川、福建、浙江、湖南、湖北、貴州。也分佈於印度、斯裡蘭卡、緬甸、印度尼西亞。寄主為雲南松、思茅松、側柏、柳杉。

  ⑤思茅松毛蟲(D.kikuchii)。成蟲棕褐到深褐,體長25~46毫米,翅展53~120毫米。最明顯的特征是在亞外緣黑斑列的內側有一條由8個近圓形的淡黃色斑,前翅中室末端的白點很明顯,亞外緣斑列最後兩點的連線約與翅頂角相交。雄蛾翅中室白斑內側有兩塊緊接在一起的黃斑。小抱針長過大抱針,前陰片扁平。骨化度不強。老熟幼蟲體長74~99毫米,棕褐色,全身佈滿白色、黑色及棕色長毛,花斑顯著。缺貼體倒伏鱗毛,腹背無片狀毛。分佈於中國南方。寄主為思茅松、南亞松、雲南松、馬尾松。

  ⑥馬尾松毛蟲(D.punctatus)。成蟲體色一般較深,體長20~32毫米,翅展36~80毫米。雌蛾前翅花紋不太明顯,前緣弧形弓出較多,雄蛾亞外緣斑列內側有白色斑。小抱針明顯,中前陰片接近菱形。老熟幼蟲體長47~61毫米,棕黑色,中後胸節背面毒毛帶明顯,腹部各節毛簇基部貼體倒伏鱗毛明顯。尤以第8節最為明顯(圖4)。分佈於中國秦嶺至淮河主流以南各省。寄主為馬尾松、濕地松、火炬松。

  ⑦德昌松毛蟲(D.punctatus tehchangensis)。成蟲灰褐色或黃褐色,體長21~31毫米,翅展43~73毫米。前翅狹長,外緣深褐色呈弧形,中室白點不明顯,橫線不清楚,亞外緣斑列與外橫線之間淡褐色。大抱針短而粗,小抱針長度相當於大抱針的1/5,中前陰片呈舌狀。老熟幼蟲70毫米左右,棕褐色,中後胸節背面缺少明顯毒毛帶。腹背各節無片狀毛。分佈於中國四川、雲南。寄主為雲南松、華山松、馬尾松。

  ⑧文山松毛蟲(D.punctatus wenshanensis)。成蟲棕褐到深褐色,體長22~38毫米,翅展48~73毫米。前翅中室白點和外橫線花紋不清楚,亞外緣斑列內側略呈淡棕褐色。前緣呈弧形弓出,外緣也呈弧狀,有時顯有微波。大抱針長而粗,小抱針短而細。老熟幼蟲體長75~82毫米。分佈於中國雲南、貴州。寄主為雲南松、馬尾松、思茅松。

  此外,中國還有側柏松毛蟲(D.suffuscus),分佈於山東,為害側柏;明紋側柏松毛蟲(D.suffuscus illustratus),分佈於山西、陜西、山東,為害側柏、白皮松、油松和黑松;黃山松毛蟲(D.marmoratus),分佈於福建、浙江,為害黃山松(短葉松);寧陜松毛蟲(D.ningshanensis),分佈於陜西,為害油松;天目松毛蟲(D.sericus),分佈於浙江、福建、江西;麗江松毛蟲(D.rex),分佈於雲南、四川;室紋松毛蟲(D.atrilineis),分佈於福建、陜西;秦嶺松毛蟲(D.qiningensis),分佈於陜西;旬陽松毛蟲(D.xunyangensis),分佈於陜西;海南松毛蟲(D.kikuchiihainanensis),分佈於廣東,為害南亞松;高山松毛蟲(D.angulata),分佈於雲南、四川;雙波松毛蟲(D.monticola),分佈於雲南、西藏;喜馬拉雅松毛蟲(D.himalayanus),分佈於西藏;華山松毛蟲(D.huashanensis),分佈於陜西,為害華山松;大地松毛蟲(D.rubripennis),分佈於陜西,為害華山松和油松;太白松毛蟲(D.taibaiensis),分佈於陜西,為害油松、華山松;花緣松毛蟲(D.inouei),分佈於臺灣,為害黃山松;阿裡山松毛蟲(D.arisaha),分佈於臺灣,為害臺灣五針松。

  生活習性 松毛蟲每年發生的世代,因種類和氣候條件不同而有很大差異。落葉松毛蟲在東北2年或1年完成1代,在新疆阿爾泰林區完成1代跨3個年頭,幼蟲越冬2次,幼蟲期長達22個月。赤松毛蟲、高山松毛蟲一年1代。德昌松毛蟲一年1~2代。雲南松毛蟲在高海拔地區一年1代,低海拔地區一年2代。側柏松毛蟲一年2代。油松毛蟲在東北一年1代,在北京一年1~2代,在四川一年2~3代。思茅松毛蟲一年1~3代。文山松毛蟲一年2代。馬尾松毛蟲在黃、淮流域一年2代,在長江流域一年2~3代,在廣東、廣西南部一年4代。分佈越向南方,世代越多。在同一地區,每年發生世代數雖較固定,但每年產生1~2代、2~3代、3~4代的百分比卻不盡同。這主要與溫度、光照、松樹生長狀況及受害程度有關。世代分化一般在幼蟲由4齡進入5齡時表現出來。不同種類的松毛蟲,不論世代多少,生活習性大致近似。雌蛾多產卵於松針上,成塊狀,每一雌蛾產卵200~800粒,一般300~500粒,雲南松毛蟲最高產卵量高達1700多粒。幼蟲在上午6~9時孵化,初孵幼蟲在3齡前比較集中,有吐絲下垂習性,借風力傳播,3齡以後分散活動,幼蟲期共有6~9齡,以3~5齡幼蟲越冬。長江以南除高海拔地區的思茅松毛蟲下樹越冬外,一般均以幼林松針叢為越冬場所。大樹則有部分在大樹樹幹皮層中越冬。在黃河、淮河流域,赤松毛蟲、馬尾松毛蟲大部分在樹幹皮層,一部分在樹冠針葉叢中越冬。華北地區的油松毛蟲以樹皮下或地面石塊下為越冬場所,東北的落葉松毛蟲在地被物以下越冬。幼蟲以最後一個齡期取食量最大,占整個幼蟲總食量的70~80%。老熟幼蟲在樹枝上、針葉叢中或地被灌木上結繭化蛹,老熟幼蟲體上及繭上均有毒毛。成蟲多在傍晚羽化,交尾、產卵均在夜間進行,趨向生長好的松林產卵。成蟲飛遷是擴散的主要方式,飛遷的距離與地形地勢、松林分佈、受害程度、光源有關。

  發生規律 松毛蟲發生區一般可劃分為常災區、偶災區、無災區。常災區多分佈於大面積純林地帶。馬尾松毛蟲成災,多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區。雲南松毛蟲、德昌松毛蟲則猖獗發生於500~1000米的山區。文山松毛蟲的成災區可高達1200米。落葉松毛蟲災害幅度較廣,在天然林區,成災區高度可達2000米。在自然生態環境下,幾種主要松毛蟲都具有周期性猖獗成災的規律。猖獗周期的長短,與地理分佈、世代多少、天敵資源、地形地勢、森林類型、食料數量和質量、植被情況及林區氣候條件有密切關系。一般是年發生世代多的馬尾松毛蟲間隔時間短,約3~4年爆發一次,年發生1世代的赤松毛蟲約10年左右爆發一次。油松毛蟲在2~3代區,約3~5年爆發一次。

  松毛蟲隻能在環境條件對它特別有利時,才能產生數量積累和逐步發展到猖獗成災。這個首先形成的、最適的小生境,稱為發生基地。害蟲發生基地是可變的,常隨著林木的成長、采伐、更新、演替而變遷或形成新的基地。在營養豐富的條件下,幼蟲生長健壯,成蟲體長、翅展增大,雌雄性比、蛹長、蛹重、產卵量、世代分化比率等均有利於後代增殖。營養不良至少可引起雄性比增高、蛹重減輕、產卵量減少,相差可達一倍以上。爆發區往往由於食量不足而引起斷食死亡。氣候不但直接影響松毛蟲的分佈和世代的多少,同時也影響整個生物種群間的動態平衡,從而誘發間歇性周期發生和數量變動。在光、熱充足的條件下,生長發育期縮短;在氣候不適宜的情況下則可造成松毛蟲大量死亡。長期幹旱時寄主植物內部水分減少、糖分增加,可使幼蟲的取食量增大,間接地促使害蟲增加繁殖量。短時的暴風驟雨可以沖刷樹上的幼蟲,長期連綿雨會影響幼蟲的結繭、化蛹和成蟲的羽化。

  松毛蟲各蟲期的天敵達300餘種。寄生性昆蟲中以松毛蟲赤眼蜂、松毛蟲黑卵蜂、平腹小蜂、松毛蟲黑側溝姬蜂、松毛蟲脊繭蜂、傘裙追寄蠅、蠶飾腹寄蠅、松毛蟲狹頰寄蠅等的寄生率最高;捕食性昆蟲中以黑山蟻、雙針蟻捕食量最大。病原微生物中有白僵菌、質型多角體病毒和核型多角體病毒等。鳥類中以大杜鵑、暗灰鵑、黃鸝、灰喜鵲、大山雀等的捕食量較大。

  防治方法 做好預測預報工作,實行以營林技術措施為基礎綜合的防治。具體措施包括:①營林技術措施。營造混交林,有疏殘林及時補植速生的鄉土樹種,保留亞喬木和伴生樹種,培育生物群落復雜、鬱閉度良好的多層林分,適當密植,加強幼林撫育,切忌過度打枝,保護植被,增植蜜源植物,豐富天敵資源,對抑制蟲害有明顯效果。選育抗蟲品種也有重要作用。②生物防治。包括益鳥的保護和招引。據初步統計,吃松毛蟲的鳥近100種,杜鵑成鳥的食料中60%是松毛蟲。以鳥治蟲是中國一種傳統方法。因此林區應當嚴格禁止槍殺鳥群、損害鳥巢及雛鳥,有條件的地區可設置人工巢箱,進行招引。對寄生和捕食性天敵應加以保護;天敵少的林區,可采取人工助遷方法,引移天敵種群;還可人工繁殖松毛蟲赤眼蜂、黑卵蜂、平腹小蜂、螳螂、蠋敵等用於防治。病原微生物如白僵菌、蘇雲金桿菌、松毛蟲桿菌以及經人工復制的松毛蟲核型和質型多角體病毒等,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見生物防治)③化學防治。用於防治松毛蟲幼蟲的化學農藥有敵百蟲、達凈松、辛硫磷、溴氰菊酯、對硫磷等。最適於蟲源地及越冬前後應用,可減少殺傷天敵(見化學防治)。④物理及人工防治。在松林矮小,人口稠密的地區,可用人工捕殺幼蟲、梳繭、摘卵和黑光燈誘蛾,用塑料薄膜阻止越冬幼蟲上樹及用紙圍樹基部誘蟲越冬等方法。人工防治時,可結合害蟲綜合利用,如利用幼蟲制肥,利用蛹、卵繁蜂,或者采用天敵保護器合理處置害蟲等(見物理機械防治)。⑤其他防治手段。如射線不育、性外激素招引、特異性殺蟲劑等也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