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含油樹脂加工時逸出的揮發分經冷凝所得的油狀液體。是一種產量最大的精油。通常是松香的聯產品,因從富含樹脂的松樹節心取得而命名。主要成分為萜烯化合物。按原料和制取方式松節油分為4種:①脂松節油,由松脂經水蒸氣蒸餾所得;②木松節油,用汽油等有機溶劑浸提明子所得,又稱浸提松節油;③硫酸鹽松節油,由硫酸鹽法(或堿法)制漿蒸煮松木時排出的蒸氣冷凝液,經蒸餾淨制所得;④乾餾松節油,由松根、明子乾餾的液體產物經進一步加工制得(見木材乾餾)。

  組成 松節油是萜烯的混合物,其組成因樹種、原料品質、加工方法等而異。即使同一樹種,如地區、樹齡和生長季節不同,組成也有變化。中國主產的馬尾松脂加工時,可得優級松節油(輕餾分),其主要成分是α-蒎烯,此外還有部分重級松節油(重餾分),主要成分是倍半萜烯(如長葉烯、石竹烯等)。紅松的木松節油中還含有10%左右懚-蒈烯,高沸點餾分中的松油醇占50%以上。硫酸鹽松節油中α -蒎烯占60~70%,還有一些單環萜烯和高沸點萜烯。幹餾松節油中的主要成分為雙戊烯和對-繖花烴,含蒎烯較少。

  性質 松節油易揮發,具有松樹香氣,味辛,微苦,為無色或淡黃色至紅褐色透明液體。不溶於水,易溶於醇、醚、三氯甲烷、醋酸和脂肪族油類。比熱1884~1968焦/(千克·開),溫度20℃時的粘度為1.46毫帕·秒、100℃時為0.60毫帕·秒,導熱系數0.136瓦/(米·開),熱值45.43兆焦/千克,汽化潛熱(155℃)為301千焦/千克,閃點(開杯式)為35℃,與空氣混合的爆炸下限45克/米3,著火點為220℃。在空氣中易氧化,顏色變深,能放出臭氧殺滅細菌,並失去易揮發物而變稠。

  用途 松節油可用作油漆的溶劑、稀釋劑和催幹劑;也可作油膏和膠粘劑的溶劑。20世紀30年代以來,松節油更多地用作合成化學工業的原料,如制造松油用作選礦油和清潔劑;合成樟腦、龍腦(冰片)、芳樟醇等用於醫藥和香料;萜烯樹脂用於膠粘劑生產;合成檀香油、松油醇及其酯、乙酸諾卜酯、薄荷腦、香葉醇、橙花醇、異長葉酮等用於香料生產。

  松節油對皮膚和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制成搽劑,塗搽或熱敷患部,對治療肌肉疼痛、風濕性關節炎及周圍神經炎均有療效。少量松節油可作驅蟲藥和消毒防腐劑,並有祛痰和利尿作用,大量服松節油可導致腹瀉,引起腸和腎出血。吸入過量,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先興奮後麻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