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稻梨孢(Piricularia oryzae) 真菌引起的一種水稻病害。又稱稻熱病。病菌侵染葉片、莖稈、穗頸、小穗梗和穀粒。根據受害時期和侵染部位不同,可分別引起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和粒瘟。分佈遍及世界各稻區,嚴重發生時可使水稻顆粒無收。中國南部稻區葉瘟、穗頸瘟發生較重,北部稻區以穗頸瘟為主。(見彩圖)

稻瘟病 浙江農科院植保所稿

  秧田播種太密、分蘗期高溫高濕、孕穗期驟遇低溫、氮肥用量過多、冷水灌田、遮蔭或種植感病品種等都容易誘發稻瘟病。幼苗期、分蘗盛期、孕穗抽穗期是最易感病的生育階段。水稻不同品種或同一品種不同的生育期,其抗病性不同。葉片表面細胞壁的矽化程度以及植株體內氮、碳化合物的狀態、含量與比例與抗病性有密切關系。

  稻瘟病菌隻侵害水稻。病菌有生理分化現象,各生理小種之間的寄生能力、對溫、濕度的反應和分生孢子形態均有一定差異。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谷上越冬,為次年初侵染的菌源。生長季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孢子的形成與萌發對濕度要求很高,如相對濕度降至90%以下,分生孢子的形成減至10%左右,孢子不能萌發。分生孢子靠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

  首要的防治措施是針對各地區生理小種的區系變化,種植不同的抗病品種。在栽培管理方面應註意處理染病稻草和稻種的消毒以減少菌源;同時應根據水稻的生育狀況和生育期,合理施肥灌水。在水稻分蘗盛期和孕穗抽穗期加強對病害發生的預測,及時噴藥防止病菌蔓延。稻瘟凈、多菌靈、春雷黴素等防治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