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地區佛教石窟寺。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40公裡的天龍山,分佈於東、西二峰的腰部,東峰8窟,西峰13窟。從現存造像和《開皇石室銘》碑記考察,石窟創建於東魏末年,其後北齊、隋、唐續有開鑿,以唐窟最多,達15窟。平面大都是面寬、進深幾乎相等的方形,三壁三佛式洞窟占全石窟的半數以上。用圓雕法雕出的佛像,華麗美觀,世稱“天龍山樣式”。20世紀20年代,石窟曾遭日、美等國一些人的嚴重破壞,並將150多件精美雕刻品盜鑿劫往國外,散失在日本和歐美各國。現已在世界各地找找到該石窟的雕刻品(大部分是佛頭)共47件,其中有29件能確認出是從天龍山哪一個窟室中盜走的。

  天龍山石窟造像可分為東魏、北齊和隋唐兩期。東魏、北齊的石窟中,東峰第2、第3窟系東魏末年高歡攝政時期所營建,是天龍山石窟中最早的作品。均作方形窟、低壇、蓮花藻井,窟內正壁及左右壁各鑿一龕,多為尖拱龕。龕中鑿一佛、二菩薩,後壁佛結跏趺坐,左壁(東)佛倚坐,皆坐於束腰長方佛座上,右壁(西)結跏趺坐佛與各壁脅侍菩薩則安設在圓蓮座上。東峰第1窟和西峰第10、第16窟,為北齊高歡經營晉陽別都時開鑿。窟室作方形平面,圓頂,藻井刻蓮花。窟內3壁設3龕,龕側雕作八角柱。正龕倚坐佛,仰蓮圓佛座。正中雕摩尼珠,左右配以二獅子和二伎樂,二脅侍菩薩立於有梗圓蓮座上。

天龍山第16窟外景

  隋唐的石窟中,以東峰第8窟和西峰第9窟為最重要。東峰第8窟始鑿於隋開皇四年(584),規模居東峰之首。窟正面鑿列柱式窟簷,東壁刻摩崖碑,世稱《開皇石室銘》。窟內設中心塔柱,塔柱四面有天幕式佛龕,龕中配置一佛二菩薩二弟子,造型優美穩健,是上繼北朝下啟盛唐的傑作。西峰第9窟是唐代諸窟中規模最大的,位居天龍山石窟的中心。窟前原建有三重簷的高閣,現存二層壁面,上層雕高約8米的倚坐彌勒佛,下層中央雕高約5米的十一面觀音立像,左雕乘象普賢菩薩,右雕騎獅文殊菩薩。天龍山唐代造像妍麗豐腴,姿態優雅自如,是盛唐時期的傑作。

  石窟下方原有天龍寺,創建於北齊皇建元年(560),宋代稱聖壽寺,明代重建,現僅存數尊彩塑殘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