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區佛教石窟寺。在吐魯番縣城東北約50公裡處。柏孜克裏克的維吾爾語意為“美麗的裝飾之所”。主要洞窟是9世紀以後回鶻高昌時期的遺跡,最晚的洞窟則可能遲至13世紀。共編號57窟,是古代高昌地區保存較好、內容豐富的一處石窟。以柏孜克裏克石窟為代表的回鶻高昌時期的佛教藝術,在新疆佛教藝術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它一方面受到龜茲、於闐佛教藝術的某些影響,同時又與敦煌石窟晚唐至宋時期的壁畫有著某些相同點,說明它在佛教藝術東西傳播的路線上是相當重要的一環。19世紀末和200世紀初,德國的A.von勒科克、英國的A.斯坦因等人以及俄國、日本等國傢的探險隊分子,先後到此進行盜劫活動,剝取大量壁畫,攜走很多塑像、文書等遺物,使石窟遭到嚴重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柏孜克裡克石窟設立瞭文物管理所,對石窟進行全面維修和保護,60年代以來又發現一批重要文書和佛經。1982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洞窟形制 石窟構築形式有兩種:一是在斷崖立面上開鑿石窟,有的在窟前接砌土坯前室;另一種是在與斷崖相接的臺面上徑用土坯砌建成窟。這兩種建窟形式,為銀山以西各石窟所未見。石窟的平面大致有長方形和方形兩類,以長方形者居多。北區以中心柱窟為主,中區和南區多方形窟和長方形窟,有的窟中設耳室及壇。窟頂主要為縱券頂,亦有穹窿頂和套鬥頂。主室前多鑿前室,有的數窟共一前室,成為一組洞窟。晚期洞窟主要是封堵改建早期僧房或禪窟而成。窟內原配置有塑像和壁畫,現僅存部分壁畫。

  壁畫 題材十分豐富。有繼承早期傳統的因緣佛傳、焚棺、降魔、初轉法輪等內容。也在各窟普遍繪制千佛(包括塔中千佛)及以立佛為中心的供養像(亦稱誓願畫),回鶻及蒙古、西域人供養像,僧侶(阿阇黎)像,還有大量的漢文、回鶻文雙行並書的榜題。此外有以毗沙門天及其眷屬為中心或以涅槃為中心的壁畫,還有以阿彌陀佛或藥師佛為中心的凈土變,觀無量壽佛經變畫,以《法華經》諸品為中心的經變畫,以及四天王、四方佛、地獄圖、列佛、列菩薩和飛天等等。壁畫的佈局,各窟大都以一個題材為中心,同時輔以相近題材的壁畫,如供養人一般在窟門口或說法圖兩側,千佛像大都在窟頂,天王像多在窟內四隅,列佛、列菩薩多在兩側壁和後壁或甬道兩側壁,經變畫多在兩側壁及後壁,而窟內壁畫中心題材多在主尊塑像四周的墻壁上。各窟同類壁畫的構圖基本一致,如供養圖都是以立佛為中心,兩側繪諸王、菩薩、弟子、婆羅門、天部等像,佛經故事畫多呈橫幅連環畫式,經變畫一般是主圖居中而兩側及下緣繪與主圖相關的圖像,千佛像均以長方格區劃為數排坐佛像。人物所著佛裝主要是雙領下垂和偏衫。壁畫繪制以線描為主,輪廓線多用墨線勾畫,間或用墨紅雙重輪廓線,面部及肢體再加渲染。色調以紅為主,配以淺紅、綠、藍、黑、黃等色,因此畫面艷麗而熱烈。

  

參考書目

 閻文儒:新疆天山以南的石窟,《文物》1962年7、8期。

 孟凡人:新疆柏孜克裡克窟寺流失域外壁畫述略,《考古與文物》,1981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