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岸淺海水域中人工建造的陸地。作為進行海上作業或其他用途的場所,大多有棧橋或海底隧道與岸相連。現代工業發達的沿海國傢,濱海一帶人口密集、城市擁擠,使得進一步發展和建設新企業及公用設施受到很大限制,原有城市本身的居住、交通、雜訊、水與空氣污染等問題也很難解決。因此,興建人工島,改變或改善瞭上述難題。人工島是利用海洋空間的方式之一,也是一種新興的海洋工程。

  古代人工島 中國明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7)已有建造人工島的文字記載。江蘇北部濱海淤積平原上,散佈著很多高數米至十多米的土墩臺殘丘。這些數以百計的墩臺過去是為漁業、鹽業和軍事的需要,在潮間帶的海灘上修建的,漲潮時聳立於海濤之中。隨著海岸線東移,並入陸地的大部分土墩臺被削平,少數至今仍保存良好。土墩臺按其作用不同分為漁墩、潮墩和煙墩等。漁墩是漁民在海上捕撈或養殖時作為候潮、貯存淡水與食物、整理漁具、躲避暴風雨的臨時活動場所。一般修建在靠近低潮位的灘地上,用灘土和貝殼堆成,臺上築有可以居住的棚舍。海岸線外移過程中,漁墩便成為沿海第一批新定居點。潮墩為鹽民作業時,躲避大潮或風暴以保障生命安全的墩臺。墩高一般約10米,墩頂超出秋汛大潮和風暴潮的高潮位;墩頂直徑約17~18米,底部直徑約30米;周圍栽榆、柳等樹木加固墩土並抵禦風浪襲擊。煙墩又稱烽火墩,是保衛海防的一種軍事設施。在沿海低潮位以外的灘地上,用人工堆成土墩,高約15~20米,每墩有2~5名士兵看守,遇有緊急情況燃烽火報警。

  現代人工島 現代人工島用途廣泛,可用於興建停泊大型船舶的開敞深水港;起飛著陸安全、不對城市產生噪聲污染的機場;易於解決冷卻和污染問題的大型電站或核電站;開采離岸不遠的海上石油(氣)田和建造石油、天然氣加工廠;開采海底煤、鐵礦或建造海上選礦廠和金屬冶煉廠;建造水產加工廠、紙廠、廢品處理廠、毒品與危險品倉庫等。還可以建造海上公園,甚至新的海上城市。人工島的位置一般選在靠近海岸,水深不超過20米,掩蔽良好,附近有足夠土石材料的海域。如利用巖質小山島修建人工島更為經濟。人工島工程主要包括島身填築、護岸和島陸之間交通聯系三部分。

  島身填築,一般有先拋填後護岸和先圍海後填築兩種施工方法。先拋填後護岸適用於掩蔽較好的海域,用駁船運送土石料在海上直接拋填,最後修建護岸設施。先圍海後填築適用於風浪較大的海域。先將人工島所需水域用堤壩圈圍起來,留必要的缺口,以便駁船運送土石料進行拋填或用挖泥船進行水力吹填。護岸的結構型式常采用斜坡式和直墻式。斜坡式護岸采用人工砂坡,並用塊石、混凝土塊或人工異形塊體護坡。直墻式護岸采用鋼板樁或鋼筋混凝土板樁墻,鋼板樁格形結構或沉箱、沉井等。人工島與陸上的交通方式,一般采用海底隧道或海上棧橋連接,通過公路或鐵路進行運輸;也可以用皮帶運輸機、管道或纜車等設備運輸。人工島距離陸地較遠,又無大宗陸運物資時,則常常采用船舶運輸。

  20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建造的現代人工島最多,規模也最大,如神戶人工島海港和新大村海上飛機場。美國、荷蘭等國也很重視發展人工島。神戶人工島位於日本大阪灣西部神戶市港口外的海域中,1966年開始興建。在10米水深的海域中用8000萬立方米土石填築成一個總面積為436萬平方米的人工島。其中港口用地241萬平方米。人工島拋填平均厚度約20米,向海一側有長3040米的護岸和1400米的防波堤。與陸地連接的神戶大橋為三跨拱結構,橋寬14米。全部工程於1981年建成。1972年神戶市又開始在人工島東側的附近海面建造面積580萬平方米的六甲人工島(見彩圖)。新大村飛機場,即長崎機場。位於長崎、佐世保間的大村灣內,是利用離海岸1.5公裡的箕島擴建而成的。采用爆破方法削平箕島的南、北兩島後,在向陸一側12~15米水域中拋填土石建造瞭長3200米、寬430米的人工島。島周圍的護岸工程總長5868米,采用塊石護坡、人工異型塊體消浪結構護面,通過一條棧橋與陸地相連。

大連新港一角

煙臺漁港 中國國傢海洋局供稿

天然不凍港——連雲港

建在海上的日本神戶港人工島

北冰洋波弗特海人工島上的鉆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