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期從中國長江流域到日本南部雨期較長的連陰雨。因時值梅子黃熟,故名。中國古代關於梅雨的記載很多,如唐代柳宗元在《梅雨》中寫道:“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宋代蘇東坡在《舶䑲風》中說:“三時已斷黃梅雨,萬裡初來舶䑲風。”三時,為夏至後半月,舶䑲風指的是東南季風。此詩的意思是:在七月上旬後半期,東南季風盛行時,梅雨期結束。以上兩詩,分別指出的入梅和出梅的日期,同現在大致吻合。

  梅雨產生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邊緣的鋒區(可稱稱梅雨鋒),是極地氣團和副熱帶氣團相互作用的產物。梅雨雨帶的位置和穩定性,與副熱帶高壓的位置(脊線一般穩定在北緯20°~25°之間)和強度密切相關,還與西風帶有無利於冷空氣南下到長江流域的環流形勢有關。每年6月初,當大氣環流的形勢產生比較大的調整後,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跳到北緯20°以北,就開始入梅。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進一步北跳,越過北緯25°時,梅雨期結束,這時長江流域進入伏旱期。

  梅雨期的劃定一般著重考慮局地短期的天氣特征,如雨日、雨量、氣溫、雲量和相對濕度等。中國江南一帶,如浙江、江西及湖南南部,梅雨一般比長江流域早。對長江上遊是否存在梅雨,還有爭議。

  入梅與出梅日期的多年變化很明顯。如20世紀50年代長江中下遊的入梅日期,平均在6月10日,出梅日期則在7月12日,平均梅雨期為33天;而60年代的入梅日期,推遲到6月17日,出梅日期又提早到7月6日,梅雨期縮短到20天。個別的年份裡,變化更為明顯。

  梅雨期間降水量的年際變化也較大。按降水量的多寡,可將梅雨分成豐梅、枯梅和空梅三種。如1954年是長江流域近百年來未遇的豐梅年,梅雨期長達35天,以長江下遊的上海、南京、蕪湖、九江和漢口五個站為例,梅雨期的雨量平均達到454毫米;而1958年則為空梅年,這年初夏的雨帶不穩定在長江流域,僅在6月26日前後有少量降水,上述五站在梅雨期間的平均總雨量隻有3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