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準儀和水準尺規測定地面兩點間高差的方法。它是高程測量的主要方法,用於建立國傢水準網,監測地殼垂直運動和人為原因引起的地面沉降,以及建立工程測量所需要的高程控制網。

  施測方法 水準測量的實施採取逐點向前推進的方式。例如,為瞭測量地麵點AB之間的高差(圖1),先在A點垂直地安置水準標尺1,於一定距離的ɑ點安置另一水準標尺2,在的中間安置水準儀。水準儀照準前、後標尺時,視線保持水平,兩標尺的讀數差,就是Aɑ兩點間的高差h1。第一站測量完畢後,A點的水準標尺1移至b點,ɑ點的水準標尺2保持不動,水準儀移至ab的中間,測量ɑb兩點間的高差h2。如此繼續進行,直至水準標尺1或2安置在B點上為止。

  為瞭長期保存水準測量成果,供各種測量工作和科學研究之用,沿水準路線每隔一定的距離須埋設穩固的水準標石。這些埋設標石的點稱為水準點。中國國傢水準點上的標石分為基巖水準標石、基本水準標石和普通水準標石3種。

  基巖水準標石隻佈設在一等水準路線上,大約每隔500公裡一座,作為研究地殼垂直運動的主要依據,它的高程變化直接顯示地殼垂直運動。基本水準標石埋設在一、二等水準路線上,大約每隔60公裡一座,用於長期保存水準測量成果和研究地殼垂直運動,其型式可以是基巖標石,也可以是混凝土標石。普通水準標石埋設在各等水準路線上,一般每隔2~6公裡一座,直接為地形測量和各項工程建設提供高程控制,其結構可以是混凝土標石或巖層標石,也可以是鋼管標志或墻腳標志。

  要使水準測量獲得精密的結果,必須采用現代精密的水準儀和精密水準標尺,並采取完善的測量方法。例如,采用帶有測微器的精密水準儀,以提高讀數精度;采用溫度膨脹系數極小的因瓦水準標尺,以削弱外界溫度變化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安置水準儀的位置必須與前、後標尺的距離大致相等,以消減水準儀殘餘的微小傾斜所帶來的誤差和其他誤差;最後,精密水準測量的視線長度限制為35~60米,以消減作為主要誤差來源的大氣折光影響。

  數據處理 由於不同高程處的水準面互不平行,引起瞭水準測量數據處理的復雜性。如圖2,ABAB′是通過AB′的兩個水準面,設想由AB′取兩條路線進行水準測量。第一條路線先取道AB,得出測量結果為零,再沿垂線BB′進行水準測量,所得出的高差之和為∑h,也就是垂線BB′的長,這就是B′點超出A點的高。第二條路線先取道AA′,再沿水準面AB′,得出B′點超出A點的高是AA′。由於AA′不等於BB′,所以水準測量隨測量路線的不同,所得的B′點超出A點的高也不同。又設想由A點出發,圍繞四邊形ABBA′進行水準測量,又閉合到A點,則水準測量結果∑h=BB′-AA′≠0。即水準面的不平行性使閉合環水準測量的高差之和h不為零,稱為環線閉合差。

  由水準測量結果所得到的∑h具有多值性,也就是將一點的高程加上或減去∑h,並不能得到另一點的正確高程。為瞭解決這個問題,有幾種不同的處理方法,從而產生瞭不同的高程系統,如正高系統、正常高系統等。這兩種系統都是在測量結果中加入重力改正,從而使水準測量所得的高差h是單值的。(見彩圖)

水準測量 用水準儀和水準標尺測定兩地面點間的高差